课件编号20529085

5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277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 cover
5 《草船借箭》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部编版教科书/人民教育-出卷网-2019年版 教材内容来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课 时:二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 计 者:五语语文组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3)基于习作: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情感真实。习作有一定速度。 (4)基于口语交际: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学情分析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草船借箭》是其比较经典的、学生比较熟悉的故事之一。五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在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意。但要想透过文字来看清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不容易。 3.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国古典名著”这一专题学习的第二篇课文,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相关情节改写而成。课文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以此迫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算计,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智过人。 重难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学习目标: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评价任务: 1.通过自学学习生字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多样阅读方法,感悟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 3.通过反复品读关键语句,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感受经典的魅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请同学们欣赏。你最崇拜《三国演义》中的哪个英雄? 简介《三国演义》。 简介作者。 1.通过歌曲导入,创设愉悦的氛围。 2.通过了解作者,进一步激发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环节二 初读课文 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进行重点指导。 (完成目标一) 1.自由朗读课文,面向全体,还学生读书时间,使学生都能在读书过程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学习生字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能正确书写字词。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一)理清顺序。 1.学生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