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32407

5 草船借箭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33544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草船借箭,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草船借箭 5 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一、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二、有些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只要知道大意就行。 三、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 四、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 “筛”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 斟、倒 练一练,学运用。 走近作者 周 妒 都 子 水 yú jì dū màn zhài 鼓 喊 弓 相 安插 léi nà nǔ chéng 瑜 忌 督 幔 擂 呐 弩 丞 寨 讨论交流: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你的分层依据是什么? 起因(1-2): 准备(3-5): 经过(6-9) : 结果(10) :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华,设计陷害诸葛亮。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并要求他保守秘密。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接受任务 做好准备 草船借箭 如期交箭 周瑜为什么要让诸葛亮造箭? 讨论交流: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课文开篇有什么特点?这段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课文开门见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妒忌。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明知故问 以公事为由,意欲加害诸葛亮。 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周瑜既然想加害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呢? 胸有成竹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的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无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 心胸狭窄、嫉贤妒能,陷害诸葛亮的险恶用心暴露无遗。 诸葛亮为借箭做了哪些准备? 讨论交流: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 鲁肃说都是诸葛亮自找的,他帮不了诸葛亮的忙。 你→我→他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我帮帮他的忙。 鲁肃说都是我自找的,他帮不了我的忙。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 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 你觉得诸葛亮和鲁肃分别是怎样的人? 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讨论交流: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三天……”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呢? 修辞手法:排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