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 教材分析: “1-5的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在小学生的学前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小学生在学习数的概念发展上的一次提高。学好这一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的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为以后小学生学习20以内,100以内,千以内,万以内数的认识及计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2、学生通过数、读、写等数学活动,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3、写数字时,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从中感受到美育教育。通过“野生动物园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难点:1~5的写法及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EN5课件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三单元 1 2 3 4 5 数一数 认一认 1 2 2 2 3 3 3 4 4 4 5 5 5 数一数,图中各种东西有几个? 连一连 2 3 4 5 涂一涂 1个鼻子 两只手 互相数一数,看看身上有什么能用1-5的数字表示。 跳3下。 拍4下手。 互相说一说,你来表演。 红猫有( )个; 绿猫有( )个; 有( )个; 有( )个。 4 1 2 2 比大小 《1~5的认识》第二课时 小猴和水果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3 4 3 2 读作:3等于3 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 3 3 = 一样多 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 ( ) ( ) □ ○ □ 2 2 2 = 2 看图填数和符号。 . . . . . . . . . . . . □ ○ □ 4 = 4 看图填数和符号。 3 2 > 比 多。 读作:3大于2 开口大,朝大数。 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够分吗? ( ) ( ) □ ○ □ 3 2 3 > 2 看图填数和符号。 ( ) ( ) □ ○ □ 3 2 3 > 2 看图填数和符号。 一只猴子吃一个梨,梨够分吗? 3 4 < 读作:3小于4 尖头小,对小数。 比 少。 ( ) ( ) □ ○ □ 2 3 2 < 3 看图填数和符号。 相同数比大小: 中间用( )。 不同数比大小: 开口大,朝( )数, 尖头小,对( )数。 等号 大 小 看图填数。 ( ) ( ) □ < □ 3 2 2 ( ) ( ) □ > □ 4 3 5 4 5 因为5>4, 看图回答。 所以不够。 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 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用“>”、“<”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描述它们的大小。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