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44365

21古代诗歌之《望岳》《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日期:2025-0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18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古代诗歌,望岳,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之《望岳》《登飞来峰》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理解诗歌含义。 3.品味诗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激情导入 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诗歌就是这文明历史皇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学习古代诗歌五首之《望岳》《登飞来峰》。 1. 板书题目 《望岳》《登飞来峰》 2. 题目解读 望: 远远的看。岳: 高大的山(这里指东岳泰山)。 望岳:远远的望高大的山。诗题交代事件。 在民间,历来都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说法。在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五岳当中,泰山被尊为五岳之首,素有天下第一山之称。 登飞来峰(飞来峰———传奇故事) 飞来峰又名塔山,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传说此山是由琅琊县城的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飞来峰。 过渡语: 中国人跟山的情感是非常深厚的 。 二、简介作者 1.作者杜甫、王安石 《望岳》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人称为 “杜少陵”,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他的诗被誉为“诗史_” 《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_介甫_,号_半山_,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 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2.了解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望岳》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板书:“诗圣” 唐宋八大家之一 过渡语:当诗人中的诗人和大山中的大山相遇时,会上演怎样的传奇呢? 三、自主预习 1. 整体感知,诵读诗歌。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 (结合课下注释及手中资料) 四、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望岳》 1. 《望岳》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设问,自问自答,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泰山占地面积之广、气势之大。 2. 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割”字。 “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形象地表现出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给了泰山。“割”字化静为动,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3. 本诗的主旨句是 , 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尾联是整首诗的主旨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4. 中心主旨 诗歌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登飞来峰》 1. 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例如: 炼字:“千寻”运用夸张的修辞,借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诗人的立足点之高。 写作手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诗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 2.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的作用是什么? 表现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浮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