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51454

3.2.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第一课时 课件(共28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2-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70808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2.1,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地理
  • cover
(课件网)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大气变化的效应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 第2节 课时1 新课导入 【思考题】 每年,东非大草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斑马、角马、瞪羚不辞辛苦地追逐水草,长途跋涉3000多千米,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出发,到达肯尼亚的马赛马拉禁猎区,之后又回到出发地。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和探索者。 东非大草原上的动物为什么要大规模迁徙?这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有关系吗?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 结合材料,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意义。(综合思维) 2. 结合三圈环流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综合思维) 学习目标 / 01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大气环流 1 【概念】 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作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能够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意义】 0°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90° 单圈环流 北半球 假设条件 地球不自转 太阳直射赤道 地表均一 思考: 请画出极地地区与赤道地区之间的环流状况,并将极地与赤道地区近地面的气压状况表述清楚。 三圈环流的形成 2 三圈环流的形成 2 0° 30°N 60°N 90°N 30°S 60°S 90°S 赤道低压带 受热膨胀上升 重力堆积下沉 暖气流爬升 寒冷堆积下沉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锋 假设条件 太阳直射赤道 地表均一 思考: 若考虑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请试着画出大气环流状况。 动力因素 热力因素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风 带 0° 30°N 60°N 90°N 30°S 60°S 90°S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东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3 气压带 由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不同,气温和气流的运动情况不同,形成了与纬线平行的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气压区域大致上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称为气压带。 风带 高低气压带之间,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呈带状分布的大气水平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 3 七个气压带的分布和成因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极地高气压带 南北纬90°附近 热力原因 副极地低气压带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原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纬30°附近 动力原因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附近 热力原因 气压带和风带 3 六个风带的分布和风向 风带 分布 风向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 60°~90° 东北风 东南风 中纬西风带 30°~60° 西南风 西北风 低纬信风带 0°~30° 东北风 东南风 方法技巧 抓“动力”———突破气压带的形成 动力型 动力型 热力型 热力型 热力型 动力型 动力型 方法技巧 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判断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30° 0° 30°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 向 风 向 方法技巧 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记忆———看纬度位置: 南北纬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辨别———看相间特点 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且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半球对称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判断———看图形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素养培优 2022年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批队员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启航奔赴南极。南极科考队将穿越“魔鬼西风带”,进行冰区航行、冰上科考、罗斯海陆地冰川考察等任务。“魔鬼西风带”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