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51459

2.2.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三课时 课件(共54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11-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913645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2.3,PPT,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
  • cover
(课件网)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地形变化的原因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单元 第二节课时3 新课导入 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岸曾经矗立着12根巨大的海蚀柱,这里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些海蚀柱最高约45米。近些年来,陆续有5根海蚀柱倒塌。 1.这些海蚀柱是如何形成的 2.海蚀柱为什么会倒塌 3.预测未来这一景观的演变趋势。 【材料】 【思考题】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1.结合实例,利用景观照片、示意图、动画或视频等,说明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的特点及其对地貌的影响。(综合思维) 3.结合图文材料,解释冰川作用和海浪作用的特点及其地貌的形成过程。(综合思维) 学习目标 / 01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 阅读教材P31,完成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外力作用?它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2. 外力作用的形式有哪些? 1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 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地球重力能等。 1 1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合作探究:一粒沙的独白 干燥辽阔的西北大地是我的出生地。我,出生是岩石,历经千年的风吹日晒雨打,蜕变成为一粒沙!而我的故乡也在大风千年的侵蚀下,成为了令人胆寒的魔鬼城———雅丹地貌。有一天,狂风四起,我随风游走在蓝天下,我借助于风的力量越过了昆仑山,走过了青藏高原。风停了,我的旅程也结束了,我在黄土高原安了新家,这里有很多我的兄弟姐妹,我们沉积在一构成了另世人震惊的黄土地貌。又有一天,暴雨倾注,河流不断的侵蚀着我的第二故乡黄土高原,使我的新家千沟万壑,我不得以离开黄土高原,又成为了随水奔走在黄河中的一粒沙。但是,不曾想,在黄河的入海口,随着河流速度的减缓,外加海水的作用,我的旅程再次结束,我在河流入海口安了新家。但幸运的是,借助于流水的堆积,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再度相遇,我们一起生活在了河口三角洲。虽然有了新家,但是仍然要受到风出日晒雨打。海纳百川,河水的终点是大海,但是我的终点真的就在这里吗? 思考:1. 沙子的诞生体现了哪种外力作用的形式?你是如何理解的。 思考: 1. 上述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其结果是什么? 2. 风化作用与风力有关系吗? 风化作用 3 一定有风的参与,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风化作用 风力作用 概 念 区 分 风化作用的概念 地球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水、大气及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没有风的参与,分布广泛 生物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类型 风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物理风化 概念: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其物理性状发生变化的过程 主要方式: ①热胀冷缩:岩石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 ②反复冻融:孔隙水的冻胀过程对岩石的挤压; ③重复结晶:干湿变化使岩石中盐类物质重复结晶 分布地区:在高寒和干燥地区往往以物理风化为主 风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化学风化 概念: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其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主要方式:岩石与水溶液、氧气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矿物 分布地区:潮湿炎热地区化学风化作用占优势 风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生物风化 概念:指岩石受生物活动的影响发生物理性状、化学性质变化的过程 主要方式: ①生物物理风化作用:植物根系的楔子作用、动物的挖掘和穿凿活动; ②生物化学风化作用: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各种有机酸腐蚀岩石 分布地区:普遍存在 花岗岩球状风化: 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