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青春萌动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的我们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现象;知道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2. 能力目标: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情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正确认识异性之间的交往与友谊。 4.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健全人格】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建立同学间的友谊, 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知道异性相处的必要性和注意的问题,正确认识情感朦胧。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对待异性情感,如何正确认识爱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 2.【导入新课】 播放《茶啊二中》片段 师总结:年幼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青春期,在男女生交往中会出现一些敏感问题。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青春萌动。青春期心理萌动表现在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知识补充】“异性效应” “异性效应”也叫“磁铁效应”: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指的是当异性存在时,个体会产生一些生理或心理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被认为是有益的,可以提高行动的效率,或是产生愉悦的心境。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明确目标,学习有方向 本活动引导学生对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和异性效应有初步的感知,为学会与异性相处奠定基础,开启本框内容的学习。 新课讲授 环节一:课前问卷调查汇报总结(学习小组完成) 一组和二组同学对课前问卷调查结果做整理并选派代表做汇报总结。 老师、同学们好! 我代表一组、二组成员对课前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汇报。 本次调查采用匿名方式,共发出问卷46份,回收46份。 第一个问题:你有异性朋友吗? 通过数据分析: 54%的同学有异性朋友,且异性朋友数量在2到3个的占绝大多数;46%的同学虽然没有异性朋友但其中绝大部分愿意结交异性朋友。 因此,可以看出进入青春期,渴望与异性交往,成为朋友,出现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第二个问题:对异性同学的交往怎么看?33%的同学认为异性交往可以学习对方的优点,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异性同学的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情,现在会影响学习。其实,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不同的同学、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氛围对于异性交往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异性交往。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统计,之所以与异性能够成为好朋友,原因主要如下:1、兴趣相同、性格相似2、女生欣赏男生的勇敢、阳光、开朗,男生则更看重女生的细腻、耐心与勤奋。 通过对第四个问题的整理我们看到,与异性朋友交往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收获,比如说我们可以一起学习、共同探讨还可以相互帮助等等。 因此,总结得出与异性交往的意义有:(1)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2)我们能从对方身上学习到某些优秀品质 (3)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这份友谊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第五个问题:你觉得本班异性同学交往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 调查分析: 35位同学认为我班同学异性交往是和谐融洽的,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对我班同学异性交往感觉到羞涩、拘谨。 其实与异性交往不仅有其重要的意义,而且是我们成长的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