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62642

1.1.2 学会观察 课件(共17张PPT)冀少版 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22610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1.2,学会,观察,课件,1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第二节 学会观察 学会观察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观察方式: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 观察顺序: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取镜和安放 对光 安放装片 调整焦距 观察和收放 例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图形从甲转换为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反光镜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C.⑤→①→②→④ B.⑤→③→②→④ D.⑤→④→②→③ 【解析】从甲视野转换为乙视野就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步骤: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反光镜,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因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⑤→④→②→③。 答案 D 1. 观察月季的枝条、萼片、花瓣、花蕊及花粉粒时,从观察方式考虑应该( ) A. 直接用显微镜观察 B. 可以随意观察不受限制 C. 先用放大镜,再用肉眼观察 D. 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 D 【提示】生物实验中常需要观察一些细微的生物结构,在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 2. 取放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 用双手握住显微镜的镜臂 B. 只用一只手提着显微镜的镜臂 C. 一只手握镜臂,另一只手托镜座 D. 用双手托住显微镜的镜座 C 【提示】正确取放显微镜的方法是一只手握镜臂,另一只手托镜座。 3. 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的中央发亮、周边较黑的圆圈可能是( ) A. 污物 C. 细胞 B. 气泡 D. 墨水 B 【提示】临时装片中的气泡在观察时由于光线反射,呈现出的就是中央发亮、四周较黑的圆圈的形态。 4. 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该污点在( ) A. 目镜上 C. 玻片标本上 B. 物镜上 D. 反光镜上 C 【提示】如果污点在目镜或物镜上,那么污点都会随着镜头的转动而移动。若移动目镜或物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应该在玻片标本上。 5.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进入人眼的正确途径是( ) A. 反光镜→通光孔→物镜→目镜 B. 反光镜→通光孔→目镜→物镜 C. 通光孔→反光镜→物镜→物镜 D. 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A 【提示】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显微镜的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光线依次从反光镜、通光孔、物镜、目镜进入眼睛。 6. 下列显微镜的操作(前一项)与操作目的(后一项)对应正确的是( ) A.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C. 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 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 A 【提示】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明暗。 7. 下列操作能实现下图中从甲视野到乙视野的变化的是( ) A. 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 B. 调节反光镜换用凹面镜 C.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 D. 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 D 【提示】要使甲视野变成乙视野,需经过两步:一是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在视野中心出现,一般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二是换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观察到的细胞的体积变大。 8. 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图分别为镜头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中填字母,_____上填文字) (1)甲图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_____倍;能使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_____。 (2)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乙图中[ ]_____;在视野中已经找到物像,但物像不清晰,应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