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63676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制取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2-1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562242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二氧化碳,性质,制法,第二,课时,制取
  • cover
(课件网) 二氧化碳的性质 (第二课时) 振荡 打开 产生大量气泡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想一想注入到可乐中的二氧化碳从何而来?在实验室中应该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 发出“呲”的声音 “智”取二氧化碳第一关 确定反应原理 1.1 知识回顾 加热高锰酸钾 (KMnO4) 分解过氧化氢 (H2O2) 加热氯酸钾 (KClO3)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按照这个思路来确定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 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反应物要提供碳元素和氧元素 1.2 学生活动一 “写一写” 序号 化学方程式 是否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理由 1 2 3 4 请同学们写一写已经学过的能生成 CO2 的化学反应,并分析其能否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 + O2 CO2 点燃 2CO + O2 2CO2 点燃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 CaO + CO2↑ 高温 否,生成的气体不纯 否,生成的气体不纯 否,操作不简便 确定制取气体反应原理的原则:生成的气体纯净、操作简便、较易反应、反应速率适中等。 1.3 新课讲解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CaCO3 + 2HCl CaCl2 + H2CO3 原理: 前面的实验已经表明,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H2CO3 H2O + CO2↑ 综合上述两个反应,可得到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智”取二氧化碳第二关 选择实验装置 2.1 知识回顾 发生装置 集气装置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固体加热装置 固液不加热装置 向上排气法 向下排气法 排水集气法 装置分类 制取氧气 发 生 装 置 产气类型 反应加入物状态 是否加热 实验选用 装置分类 制取二氧化碳 发 生 装 置 产气类型 反应加入物状态 是否加热 装置设想 固体加热 固液常温 需加热 固液常温 KMnO4固体 H2O2液体加MnO2固体 固体加热 常温 固体加热装置 固液不加热装置 大理石(石灰石)固体和稀盐酸液体 常温 固液不加热 装置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2.2 学生活动二 “议一议” 装置分类 制取氧气 集气 装 置 集气类型 密度与空气比较 是否溶于水 实验选用 装置分类 制取二氧化碳 集气 装 置 集气类型 密度与空气比较 是否溶于水 装置设想 向上排气 向下排气 排水集气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气法或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 向上排气 向下排气 排水集气 能溶于水 向上排气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则瓶中已充满CO2。 如何验满? 2.2 学生活动二 “议一议” 2.3 成果展示 集气装置: 向上排气法 发生装置: 固液不加热装置 2.4 学生活动三 “组一组” 请参考下列仪器示意图,选择下列仪器或另选仪器组装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集气装置,并画出装置示意图。 2.4 学生活动三 “组一组” 2.4 学生活动三 “组一组” 装置简单 便于添加液体 便于添加液体控制反应速率 2.4 学生活动三 “组一组” 上述仪器在不同组合中,均用不到的有哪些?为什么? “智”取二氧化碳第三关 检验气体 检验方法 3.1 新课讲解 将澄清石灰水滴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振荡,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CO2。 “智”取二氧化碳第四关 实战演练,制取二氧化碳 4.1 学生活动四 “制一制” 1.连接仪器, 检查气密性。 2.加入药品,先加石灰石或大理石,再加稀盐酸。 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3.收集二氧 化碳。 4.验证二氧化 碳收集满了。 5.检验 二氧化碳。 4.1 学生活动四 “制一制” 4.1 学生活动四 “制一制” 课堂小结 实验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实验原理: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收集满了。 检验:将澄清石灰水滴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振荡,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CO2。 二氧化碳的 性质和制法 (第二课时) 实验步骤: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