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70016

21杨氏之子学习任务单(无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22次 大小:765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杨氏,之子,学习,任务,答案
  • cover
五年级语文学科自主学习任务单(下学期) 第八单元 21杨氏之子 班级_____姓名_____自主学习时间_____ 合作学习时间_____ 学习目标: 1、认识“诣、禽”两个生宇,会写“梁、诣、禽”三个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3、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自主学习 (20分钟) 自主深度学习导引 学习主题及任务 课前预习: 字词预习: 1.给本课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梁(niánɡ liánɡ)  诣(yì zhǐ)  禽(qín qínɡ) 2.工整地描一描本课的生字,并组词。 3.解释下面的词语。 惠:_____  诣 _____ 乃:_____  示:_____ 夫子:_____ 内容感知: 1.孔君平叫出杨氏之子的原因是(   )。 A.孔君平很喜欢逗小孩儿   B.孩子的父亲不在家  C.他很想吃杨梅 2.杨氏之子和孔君平在对话中都拿对方的(   )做文章。 A.水果    B.家禽    C.姓 3.从“_____”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很有礼貌,懂得招待客人;从“_____”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反应敏捷;从“_____”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很善于应对。 任务一: 默读课文,圈画出表现杨氏子“聪惠”的相关词句,并用下面的句式说说你的理由。 我从 中感受到他的聪惠,因为 。 任务二: 借助导图,走进人物内心。 想一想: 1.孔君平看到 ,就想到 ,他想表达的意思是 2.杨氏子听出了孔君平 ,于是也在 上做文章,用 来回应他。 任务三:学以致用 孔文举①年十岁,人皆夸。韪②(wěi)曰:“小时了了③,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④。(cù jì) 孔文举:孔融,字文举,鲁国人。 ②韪:陈韪,曾任太中大夫。 ③了了:聪明。 踧踖: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 1、请大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等方法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2.想一想孔文举的聪慧体现在哪里? 如果不是孔君平,是李君平、柳君平、黄君平,你又该怎么回答呢?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自主学习感悟、合作交流记录(xx分钟) 展示精讲记录(xx分钟) (学生部分) 初步认知: 【随感或疑惑】 (学生记录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疑点,深度思考后提出的问题或随感等。) 二次概括: 进阶提升 总结提升:梳理认知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诣其父(zhǐ) B.为设果(wèi) C.应声答曰(yīng) D.家禽(qíng)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为/设果,果有/杨梅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给句中加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甚聪惠( ) ①恩惠。 ②给人好处。 ③同“慧”。 2.孔君平诣其父( ) ①拜访。 ②到某个地方去。 3.孔指以示儿曰( ) ①表示。 ②给……看。 4.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①古时对男子的敬称,文中指孔君平。②特指孔子。 三、品读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 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这句话是 对 说的。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从“ ”一词可以看出杨氏之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①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②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文中概括了主人公的特点,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的一句话是“ 。”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