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79830

7.1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含解析)沪教版(上海)化学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3940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7.1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分) 1.(本题2分)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D.煤、石油、天然气三种化石燃料都是可再生能源 2.(本题2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70%的酒精溶液发挥着巨大作用,下列关于酒精(C2H5OH)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B.酒精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2:6:1 C.70%的酒精溶液中,溶剂是酒精 D.该酒精溶液在消毒使用时不适合室内大量喷洒 3.(本题2分)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都属于中和反应 B.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所以硬水一定属于混合物 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4.(本题2分)2021 年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的,我国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而这将对三个领域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其中之一是储能将实现爆发式增长。已知通过下列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B.该过程中有1种单质,3种化合物 C.丙物质燃烧火焰呈蓝色,且点燃前需要验纯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5.(本题2分)自然界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A.CO B.C2H5OH C.CO2 D.CH4 6.(本题2分)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北京冬奥会使用的汽车实现了尾气的“零排放”,该种汽车使用的燃料是 A.氢气 B.天然气 C.汽油 D.乙醇汽油 7.(本题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乙醇的质量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作消毒剂 B.用钢刷擦洗铝制品表面,使其变得光亮如初 C.用小苏打、柠檬酸、白糖、果汁、水等自制汽水 D.喝汽水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8.(本题2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可以大大降低水的硬度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C.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燃烧就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D.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9.(本题2分)在当下“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长时间或剧烈的体育运动,也要佩戴密闭性好的口罩 B.夏天温度高,病毒不易成活,所以不需要防护 C.不能在刚刚喷洒过酒精消毒的室内点燃明火,否则容易引起失火 D.消毒杀菌时,喷洒含氯消毒液的浓度越大越好 10.(本题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作电极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酒精作燃料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二、判断题(共10分) 11.(本题2分)乙醇燃烧:C2H5OH+O2CO2+H2O。( ) 12.(本题2分)用合成纤维做内衣比用天然纤维做内衣穿着更舒适( ) 13.(本题2分)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质量比为12:3:8( ) 14.(本题2分)用无水酒精对皮肤、体温计等进行消毒( ) 15.(本题2分)聚乙烯有毒,不能用于包装食品( ) 三、综合应用题(共30分) 16.(本题10分)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从氧气、氢气、氧化镁、盐酸、氢氧化钙、硝酸钾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 ; ②一种金属氧化物 ; ③一种可用作化肥的盐 ; ④一种挥发性的酸 。 (2)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在这场无硝烟的战役中,检测诊断是疫情防控的关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