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82745

七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达标卷(含答案)

日期:2024-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4843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答案,达标,交融,民族,分立
  • cover
七上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达标卷 1.某班同学针对“孝文帝迁都缘由”搜集到以下材料北魏都城平城地处塞上,屡遇灾荒,大部分粮食需要从黄河流域运输而来,洛阳位居中原腹地,物产丰富且交通便利。由此可知,同学侧重研究的应为孝文帝迁都的(  )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地理因素 D.文化因素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与各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民族之间隔阂与偏见消失 B.民族矛盾得到彻底化解 C.民族性格和意识趋于一致 D.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 3.如图所示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公元6世纪,我国就有书中记载“地势有良薄,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观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下列著作中最有可能阅读到这一记载的是(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四库全书》 5.如图是东汉以后政权更替示意图,对该图的解释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东汉和西晋都是全国统一的朝代 B.西晋结束了三国并立的局面 C.西晋与东晋曾经南北对峙 D.东晋时北方和西南有很多政权 6.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 A.缩小南北差距 B.发展农业经济 C.规范统治秩序 D.加速民族交融 7.对如图所示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影响的战役是(  ) A.桂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8.考古学家在岭南的潮州、汕头等地区的汉代墓葬中,发掘了大量青铜器、陶器,而在这一地区的魏晋时期的墓葬中,则发现各类铁器及造型精美的瓷器,青铜器几乎绝迹。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 C.南方社会经济发展 D.南北民族交融程度加深 9.“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六朝多名士,如王导、谢安顾恺之、王羲之等。六朝能“席卷英豪天下来”的根本原因是(  ) A.南方政局稳定 B.南京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文人南迁 D.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10.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的墓形从传统梯形竖穴土坑墓变为仿汉族的弧边方形砖室墓,墓里的壁画也从描绘狩猎、宴饮等场景变为宣传儒家“孝悌”等内容。从变化中可以看出改革带来的影响是(  ) A.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 D.完成了国家统一 11.《齐民要术》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劣而无获。”由此可知,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  ) A.遵循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 B.充分利用最先进的历法 C.合理统筹农林牧副渔等业 D.重视采用铁犁牛耕技术 12.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南迁,为水稻的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人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及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这反映了人口南迁(  ) A.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D.促使政治中心逐渐南移 13.《齐民要术》中记载了许多胡食及制作方法,如胡羹,食材上使用了胡人的原料,融入了汉人特有的烹饪方法,去除腥味令其更加美味。该材料表明影响当时饮食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进步 B.中外交流 C.民族交融 D.政府导向 14.“北方人南迁,给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