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作者简介 王磐(约1470~1530)称为南曲之冠。明代散曲家。字鸿渐。 江苏高邮人。生于富室,好读书,曾为诸生,嫌拘束而弃之,终身不再应举作官,纵情于山水诗酒。性好楼居,筑楼于高邮城西僻地,常与名士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他工诗能画,善音律,脱口而出,即合格调;常常丝竹觞咏,彻夜忘倦;性格飘洒。 【代表作】 《王西楼乐府》《清江引·清明日出游》《王西楼先生乐府》 《野菜谱》《西楼律诗》等。 本曲选自《王西楼乐府》(上海古籍-出卷网-1989年版)。朝天子,曲牌名。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借喇叭来壮大声势。这首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背景链接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曲意:喇叭,唢呐,吹出的曲子短小,声音却很响亮。 曲子短小,声音响亮。 “曲儿小”比喻宦官地位低下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腔儿大”比喻宦官仗势欺人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小”“大”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宦官的嘲讽和蔑视。 “腔”是腔调之意,道出了宦官与喇叭的共同特征,揭露了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恶嘴脸。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曲意:宦官船只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高声望和社会地位。 官府的船。这里指扰民的宦官船只。 声望和社会地位。 比喻,写官船之多、来往之频繁,表现宦官酷吏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丑恶面目。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侧面表现官场的混乱和黑暗,表达人民的憎恨之情。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抬高,与喇叭、唢呐的特点相对应,呼应“曲小腔大”,暗含对比,讽刺了宦官装腔作势、外强中干、狐假虎威的真面目。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曲意:军人听了军人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哪里还能去分什么真和假? 互文、对偶,从听觉上描写军民对喇叭、唢呐又愁又怕,侧面反映宦官对人民剥削压迫之深重。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曲意:眼看着这喇叭吹得这家破了产,吹得那家遭了殃,只吹得水干了,鹅也飞光了! 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 “这”是近指,“那”是远指,远近结合,可见范围之广,危害之大。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吹”字贯穿始终,全曲表现了“吹”之声,“吹”之功用,“吹”它恶果以及对“吹”的憎恶。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夸张、比喻,写出了官船喇叭声声不绝、搜刮民脂民膏的丑恶画面,刻画了宦官仗势欺人、横冲直撞,揭露了他们欺诈百姓、鱼肉百姓的罪行,传达了人民对宦官的痛恨,流露出作者沉痛愤激的思想感情。 主旨归纳 这首散曲借咏喇叭,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对宦官专横跋扈、趾高气扬嘴脸的强烈憎恶之情,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讽刺意义。 1.理解性默写。 (1)《朝天子·咏喇叭》中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出宦官肆意侵害军民利益,让人闻风色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朝天子·咏喇叭》中描写劳动人民在阉党的喇叭声中家破人亡、鸡飞狗跳的事实的三句是:_____,_____, _____。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典型考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