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90450

【核心素养目标】6.1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3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169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核心,素养,目标,集体,生活,邀请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科书 书 名:道德与法治教材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感受集体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力量,体会集体带给自己的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2.道德修养:学会过集体生活,提高在集体生活中关爱他人、努力担当、为集体争得荣誉的能力。 3.责任意识:了解集体、集体联结度的内涵;知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感受集体的温暖。 教学难点: 1.理解集体力量的强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起学习一下本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并读核心素养目标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环节一:初识集体,你我一起。 活动一:运用生活经验,判断哪些是集体? 1.请大家看几幅图,图一是游客,图二是公交车上的乘客,图三是马路上的行人。(不是集体,因为不管是游客、公交车上的乘客还是路上的行人都是因为某些原因刚好聚集在一起的,无组织的,没有共同的目标,很快就会分开。) 2.再看三幅图,球队、舞蹈队、班级。(是集体,因为他们是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而且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并不是简单的成员相加。) 3.教师补充:像传销组织、犯罪团伙、黑社会组织等也不能被称之为集体。(因为他们是为了错误目标组织起来的团体,且做的事的是违法的。) 4.认识一下“集体的联结度”。(一般来说,成员间相互关联的程度、集体存在的时间长短、集体对成员的重要性、成员间的默契程度、成员对共同目标的共识程度、成员间相互交流的频率等都和“集体的联结度”相关,这些因素赋值越大,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二)环节二:集体温暖,你我共建。 活动二:感受集体温暖, 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当你看到班级获得奖状时,你有何感受? (相信同学们会非常的激动,会为此感到骄傲,充满自豪,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2.在集体生活中,有很多令你们印象深刻或感动的事情? 比如:雨天没伞,同学和我共打一把伞回宿舍;生病了,在家休息。同学打来电话问候,并辅导当天的功课等等。 同学们可以好好回忆一下,你们的脑海里一定有那美好感动的一瞬间。这些美好集体的一瞬间,都表达着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美好情感温暖着我们的同时,我们也会乐于在集体中传递关爱和温暖。 (三)环节三:集体聚力,你我共赢。 活动三:让我们聚焦某校七(1)班集体生活的镜头。 1.镜头一:为了在黑板报比赛中拿到名次,班长统筹管理,发挥同学们的各自优势,让有绘画功底的小晴和小刘去画画,让有书法功底的小雨去写字,让细心的小兰去上色。他们牺牲个人的课余时间,一天之内就完成了黑板报,最终获得黑板报特等奖。 (1)一般情况下,一个人能在一天课余时间内高质量完成黑板报吗?为什么?(答案肯定是不能的,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有时是渺小的,甚至是分散的。) (2)思考七(1)班能获得黑板报特等奖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材料,我们可以发现班长是一个能统筹兼顾的组织者,在他的带领下,同学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发扬集体荣誉感,真正发挥集体的力量,并最终获得了黑板报特等奖。) 通过镜头一我们可以学习到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虽然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虽然个人力量有限,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2.聚焦镜头二:七(1)班的学生小刘性格内向,独来独往,而且体弱多病,经常请假,以至于跟不上课程的进度。班主任发现了该情况,指导同学们成立互助小组,带着小刘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