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93590

(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 暑假作业

日期:2025-05-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4371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暑假,2019,人教,生物学,高一,解析
  • cover
(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 暑假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 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 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 2.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组的上清液含极少量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但不产生含32P的子代噬菌体 B.甲组被感染的细菌内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也可产生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 C.乙组的上清液含极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可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 D.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 3.赫尔希和蔡斯将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可获得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大肠杆菌分开 C.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果说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4.对于遗传物质的探究,众多科学家进行了无数的实验。下列有关科学家的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 选项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链球菌 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从死亡的小鼠的体内分离出S型活菌,说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菌发生转化 B R型和S型肺炎链球菌 将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和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培养基上只生长R型细菌,说明DNA被水解后无法发生转化 C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后获得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D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A.A B.B C.C D.D 5.如图是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关键思路与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似 B. 丙组实验可以说明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与烟叶有关 C. 从甲、乙、丙三组被侵染过的烟叶中均可分离得到烟草花叶病毒 D.该实验可以说明RNA 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6.艾弗里为研究遗传物质,将S型细菌的提取物平均分为五组,第一组不做处理,第二组加入蛋白酶,第三组加入RNA酶,第四组加入酯酶,第五组加入DNA酶,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观察菌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设计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B.该实验过程中,在控制自变量时应用了加法原理 C.第一、二、三、四组中既含有R型细菌,也含有S型细菌 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7.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沉淀物b的35S放射性强度大于上清液a的,实验1中子代噬菌体均无放射性 B.沉淀物d的32P放射性强度大于上清液c的,实验2中子代噬菌体均有放射性 C.混合培养和搅拌、离心时长改变后,不会影响试管中放射性物质的分布 D.实验2中的部分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即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8.某科研人员在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