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框 法治国家 1.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理解法治国家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2.结合我国法律建立健全的相关事例,明确法治国家的具体内容,阐明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3.理解建设法治国家的总体要求,明确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推进宪法实施、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等具体要求 4.查阅宪法和立法法的相关规定,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步骤,进而理解推进宪法实施的意义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1.含义 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 依宪治国 、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 依法 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2.内容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 首要 内容,即 宪法法律 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2)坚持良法之治。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 良法 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微点拨1 良法与善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良法要求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善治要求把制定的良法实施。良法只是手段,善治是目标。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 权利 ,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 主要 功能。 (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国家的各项 权力 ,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微点拨2 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依法治国任重道远。 二、建设法治国家 1.总体要求 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 基本 方式。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2.内容 (1)推进宪法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依宪治国 ,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 制度前提 。 (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政府部门依法履行 法定 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 义务 ;司法机关严格 公正 司法,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 公平正义 。 3.意义 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 合法权益 ;能够推动实现国家 治理现代化 ,实现长治久安。 微思考 说明我国主要的法律规范的层级,并列举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示:我国主要的法律规范层级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宪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 全面把握法治国家 问题探究 材料一 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目标,即到2025年,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司法权运行机制更加科学有效,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党内法规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1)结合材料,说明《规划》的实施对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