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04223

6.3物种形成与生物多样性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2

日期:2025-10-1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4543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生物,学年,必修,2019,北师大,学期
  • cover
6.3物种形成与生物多样性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2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所包括的内容的一项是 A.物种的多样性 B.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某地昆虫种1,种2是由同一原种进化而来的,其间还曾出现过甲,乙,丙,丁,戊和己地的几种类型,如图所示(图中只给出了昆虫的一部分基因),已知同时含基因A、B或C、D或E、F的个体均在胚胎期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过程从分子水平为昆虫种1、种2有共同的祖先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B.阶段I进化为阶段Ⅱ的过程中产生A、B、C、d、E、F体现了突变的不定向性 C.阶段Ⅱ中,丙地昆虫与丁地昆虫、丙地昆虫与已的昆虫之间都为两个不同物种 D.阶段中Ⅲ,昆虫种1和昆虫种2因存在生殖隔离而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3.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4.长期地理隔离的种群,杂交后代可能会产生不适应环境的变异。经历了长期地理隔离的M型和N型白茅草,都在春季开花,而它们杂交产生的F1在秋季开花。开花后得到的种子经一个月发育成熟,不经休眠直接萌发。科研人员检测了种子的萌发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型和N型的开花季节相同,可推测二者的基因库无差异 B.F1结种子的季节在温度低的秋天,低温导致种子萌发率为零 C.自然条件下F1种子萌发率为零说明M和N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增加低温实验的次数可诱导F1种子产生在低温下萌发的变异 5.生态廊道是指适宜生物移动(扩散)、生活、迁移、交换的通道,可以将相邻的动物栖息环境或与之隔离、孤立、分散的其他生境(物种和种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相连,从而减小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研究人员分别调查了某铁路东、西两侧的田鼠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及开通生态走廊后的基因型频率(鼠群毛色受等位基因A/a控制,灰色对棕色为显性),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地点 开通生态走廊前 开通生态走廊后 路东 路西 基因型 AA 400 100 600 Aa 300 300 600 aa 300 600 800 A.开通生态走廊前,铁路两侧的自然选择对毛色的结果不同,灰色鼠适合在路东生有 B.开通生态走廊前,路两侧的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5、0.25 C.开通生态走廊前与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不变,故路两侧的田鼠种群没有进化 D.生态走廊的开通突破了地理隔离,有利于保护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6.某同学在学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构建了以下概念模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种群 B.②表示基因频率的改变 C.③表示自然选择学说 D.④表示物种多样性 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通过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能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C.捕食关系可以促进被捕食者进化,但对捕食者不利 D.基因突变会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8.随着工业发展,某大型针叶林被分割成许多片断化的小生境。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学者建议在不同小生境间建立生态廊道,使雪兔等种群能在不同小生境间相互迁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针叶林生境片断化使不同小生境的雪兔种群之间产生生殖隔离 B.生境越大的雪兔种群个体发生近亲交配的概率越高 C.生境越小的雪兔种群遗传漂变引起基因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