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0519

革命烈士诗二首 配套教学设计(2)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39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革命,烈士,二首,配套,教学设计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1.弘扬“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岩精神”的主题,引导学生做有信仰、有抱负的新一代主人。2学情分析:学生阅读古典名著兴趣培养了,还要培养学生阅读红色文化的兴趣,给足时间阅读《红岩》,引导学生体会红岩精神,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联系。阅读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国民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无数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一个热爱并善于读书的人才有和谐发展的无限潜能,一个热爱并善于读书的民族才是富国强邦之根本。3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精彩片段,领会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革命者爱国爱民的感情,坚定不移的信仰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板书设计:名著阅读《红岩》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名著阅读《红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5月23日下午3:00-5:00参加了盐都图书馆举办的“和悦读书会”,了解了盐城的红色文化,有段时间盐城叫“叶挺县”,叶挺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囚歌》,大家读过吗?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我们刚学过烈士诗,谁能背诵《把牢底坐穿》! 把牢底坐穿 作者:何敬平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诗篇气势磅礴、壮怀激烈,充满崇高理想和坚强革命意志,有力地鼓舞了难友们的斗志,不屈地进行日益残酷的狱中斗争。 有一本书里就有这些烈士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阅读名著《红岩》! 二、介绍名著阅读的基本方法: 1.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2.略读与精读相结合。 3.做点读书笔记。 (可以摘要点,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写心得等) 4.利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 三、师生共阅《红岩》 1.了解《红岩》 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同志为革命牺牲的壮烈场面,根据这些亲身经历,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随后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 2.历史背景 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囚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3.故事简介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小说的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革命者的狱中斗争,《狱中联欢》《绝食斗争》《举行追悼会》《从容就义》《最后一次交锋》《越狱斗争》等。 活动二:精读《红岩》 1.任选提供的三个故事中你喜欢的一个浏览,并概括这一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朗读《黎明前的黑暗》高潮部分,勾画出其中具体描写的句子,并在旁白处作上批注。 3.想一想是什么力量使革命者这样坚强? 课文故事情节曲折,描写细腻,感情丰富.应当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体会江姐的崇高思想品德.理解下面语言,理会其中所包含的感情. 动作:临危不惧,神态自若,从容镇定,视死如归,英勇无畏,关爱孩子。 语言:突出了她坚强的革命意志,信仰共产主义。 心理描写:突出了她团结友爱,有着崇高献身精神。 小结:江姐对党忠诚,对敌斗争顽强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