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第十单元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卢沟桥事变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2课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背景: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企图把“满蒙”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置于日本势力之下。 (2)1929年秋,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日本统治集团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3)1931年上半年,日本政府及其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机构和关东军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部署。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2课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过程: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此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并进攻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驻扎沈阳的东北军对日寇的侵略未予抵抗。不到半年,东北全境沦陷。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2课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影响: 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残历碑”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长达14年的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2课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制造了一·二八事变。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的指挥下奋起抵抗。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东北人民过着亡国奴的生活。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2课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前,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都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因此对于日本的挑衅都是尽可能地忍让,关键是蒋介石和张学良认为日本不会在东北大打出手,无非是希望通过冲突获得利益。因此,对日军在东北的部署没有任何防范和准备。 九一八事变之时,蒋介石正忙于“围剿”红军。张学良在此前一年的中原大战中,支持蒋介石率兵入关,驻扎北平(北京)。面对日军的突然进攻,东北军应对无措。张学良执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令不予抵抗。 国民党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干涉,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2课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共产党员杨靖宇是主要领导人之一。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革命军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在南起长白山、北抵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有力打击了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在山海关、喜峰口等处先后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受到重挫。长城抗战给予骄横的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2课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第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