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12414

3.4.2 蒸腾作用课件(共20张PPT) 2023—2024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76234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4.2,八年级,生物,少版,学年,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第二节 蒸腾作用 1.认识蒸腾作用过程、植物与蒸腾作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与自然界的作用。(重点) 2.植物与蒸腾作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保卫细胞对气孔的调节。(难点) 3.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蒸腾过程及植物与蒸腾作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素养) 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课前测量 不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草地 裸地 时间: 13∶00—13∶10 温度: 25℃ 湿度: 28% 温度: 23.5℃ 湿度: 45% 湿度:裸地<草地 温度:裸地>草地 有植物的环境温度低,湿度大。 提出问题:水分主要是从植物体的哪个器官散发出来的呢? 作出假设:_____ 设计实验: 植物体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 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从叶片散发出来。 材料用具:盆栽鹅掌木、凡士林、干燥透明的塑料袋、线绳等。 1.从同一株植物上选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枝条,分别标记为A和B。 2.A枝条不作任何处理,B枝条所有叶片的两面都涂上凡士林,分别用两个干燥、透明的塑料袋套住,并用细线扎紧袋口。 3.光照2~3小时后,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是否有水珠形成。 实验步骤: 设置对照,放置在同一环境中。 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取等量分组,作标记。 实验现象: 套住A枝条的塑料袋 。 套住B枝条的塑料袋 。 内壁出现水珠 内壁没有水珠 得出结论: 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散发到体外。 1.水分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 2.为什么水分只能从叶片的气孔中散发出来呢? 气孔 叶的上下表皮细胞上有一层透明的不透水的角质层 实验材料和用具:菠菜叶、载玻片、盖玻片、清水、镊子、显微镜等。 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气孔 实验观察 实验步骤: 1.临时装片制作: 2.显微镜观察: 擦 滴 撕 展 盖 对光 安放装片 调焦(先降后升) 撕 盖 观 保卫细胞的结构 1. 形的保卫细胞成对存在,之间的空隙是 。 2.保卫细胞的内外细胞壁 不同,靠近气孔一侧 较 ,靠近表皮细胞一侧较 。 厚度 厚 薄 阅读课本P53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 自主学习 半月 气孔 浸泡在清水中的叶表皮 浸泡在浓盐水中的叶表皮 保卫细胞 , 气孔张开,水分散失 保卫细胞 , 气孔闭合,水分不散失 吸水 失水 显微镜下视野 植物就是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的。 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 散失到体外。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 状态散失到体外。 植物体内的水分从叶片上的 散失到体外。 叶片 气体 气孔 建构概念 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中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小资料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叶,只有1%左右供植物光合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利用,99%左右的水分都变成水蒸气从气孔散发到大气中。 深化概念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促进植物根对水与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灼伤。 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调节气候。 蒸腾作用的意义 蒸腾拉力 1.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2.春季造林为什么要在树苗发芽前进行?夏季造林为什么要剪除一部分枝叶? 3.为什么最好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菜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荫? 4.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植树造林可以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成活。 大树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过程中增加了空气湿度,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利于乘凉。 整理反思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植树造林,从我做起! 3.12 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中 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保卫细胞 吸水 失水 气孔开放 气孔关闭 水分散失 水分不散失 气孔的调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