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16896

【核心素养目标】5.1.1 细菌教案 2023—2024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837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年级,生物,少版,学年,2024,2023
  • cover
一、单元学习主题 本单元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内容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二、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1.内容的课标分析 本单元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 (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重要概念: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2)要帮助学生形成4个次位概念:①病毒无细胞结构,需要在活细胞内完成增殖;②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③真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④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医药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微生物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概念,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本单元包括《细菌和病毒》《真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四章。前两章主要介绍了三种微生物类群在形态结构、生活特点和繁殖方式等方面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三章包括《发酵食品的制作》和《食品保存技术》两节,是微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四章联系其他章节的知识,进一步说明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理解微生物对自然界的重要意义。 三、单元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学生在七年级上册课本中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为学习本单元内容打下了基础。 已有经历:在生活中学生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某些微生物会使人类患病,但认知不够全面、准确。 已有技能:学生掌握了观察和实验的一般方法和分类方法;能够熟练、正确地使用显微镜,并掌握了一定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类比分析能力。 已有情感: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建构生物学重要概念,并对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建立正确的认识。 四、单元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描述细菌、病毒的主要特征,描述酵母菌、霉菌、蘑菇等常见真菌的形态结构,识别青霉和曲霉;举例说明真菌的营养方式和呼吸方式,列举细菌、真菌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说出细菌、真菌对人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举例说出病毒对动植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在生物防治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和常见的发酵食品类型;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概述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思维:尊重事实证据,运用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等思维方法认识微生物的形态;尝试模拟细菌分裂生殖过程,培养理性思维;尝试制作噬菌体模型,类比推理生物结构;认识到微生物对人类利与弊的两面性;归纳总结微生物、植物、动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过程。 探究实践:使用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尝试制作病毒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设计和动手创新能力;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培养青霉和曲霉并用放大镜观察;参观食用真菌种植场或亲自实践种植食用真菌;体验制作酸奶等发酵食品;探究保存不同的食品的方法。 态度责任:关注人类健康问题,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细菌性、病毒性和真菌性传染病;采取科学的食品保存措施,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树立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单元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 《微生物的生活》单元学习概览 课时 内容 内容本质与研究方法 第1课时 细菌 本节主要讲述了细菌的主要特征,包括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活特点、与人类的关系等。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先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再结合模式图归纳细菌的结构,同时注意将其与动植物细胞结构进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