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16926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基础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4275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全国,教版,化学,九年级,学年
  • cover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B.、、 C.、、 D.、、 2.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周末明明帮妈妈做家务,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①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 ②洗涤剂洗衣服时用温水 ③室内喷洒大量酒精去进行消毒 ④洗完衣服放在阳光和通风较好的地方晾晒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NO3、NaOH、O2、P2O5 B.Mg(OH)2、CuSO4、C、CO2 C.KOH、HNO3、O2、SO3 D.H2SO4、Na2O、C、CO 4.某铁粉样品中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样品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铁粉,铁粉表面有固体析出和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依据相关实验现象,得出如下结论: ①样品中一定含有CuO粉末,可能含有C粉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C粉和CuO粉末 ③残余固体的质量与样品中CuO的质量相同 ④滤渣中一定含有C粉和Cu ⑤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5.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滤渣中可能含有锌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铁③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⑤滤液中一定不含铜离子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6.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aNO3溶液中的KCl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 B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依次通入装有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C 鉴别真假黄金 灼烧 D 检验O2中是否混有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7.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B.向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加入Fe(OH)2,溶液显红色 C.在Na2CO3、K2SO4、AgNO3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D.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会有气体放出 8.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B. NaCl固体 Na2SO4 溶解,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Cu(NO3) 2溶液 AgNO3 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aCl2溶液 HCl 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9.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一定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D.反应中M原子失去电子 10.下列实验过程与图示描述不相符合的一-组是 A.等质量的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B.向质量相等的锌和镁中分别滴加足量的酸 C.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 D.将稀盐酸加到NaOH溶液中,M点反映的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二、填空与简答 11.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图1是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图中x= ,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氯原子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后,其化合价将 (填“升高”或“降低”); (2)图2是NaOH溶液(预先加酚酞)与HNO3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在实验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结合图2该反应的实质是 结合生成水,写出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另一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之一为HNO3)。 12.初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