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单元 词句段运用 修改病句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一说自己类似的体验, 在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突出了孩子处境的危险,也表现了人们对孩子的担心和不安 因为大家都担心孩子,急切地盼望孩子早点浮上来,因此短短的“四十秒钟”在他们看来 也是“太长了”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 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松脂球成为化石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非常漫长,但相当与人类上亿年的历史来说,好像是“一眨眼”的事,突出了时间的变幻之快 时间的长短,快慢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时间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一般来说,内容丰富有趣的情境使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内容贫乏枯燥的事情使人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积极的情绪使人觉得时间短,消极的情绪使人觉得时间长;期待的态度会使人觉得时间过得慢 分享交流 说一说你自己类似的体验吧! 好朋友转学去了外地,我每天都思念着她,明明只分开了几个月,却像是过了好几个世纪。 下面的片段节选自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的作文。读完后,你对叶圣陶先生的修改有什么感受?和同学交流 修改病句,就像医生给 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找准 病因,再开处方对症下药, 使病人得到康复。 1.成分残缺 句子不完整 增补号: 表示增补某些词语、句子或标点。 例: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 小明 “使”字句 无主句 删除号: 例:听了这个故事,使我很有启发。 2.成分累赘 重复啰嗦 删除号: 例:我忍不住不禁笑了起来。 3.词序颠倒 词语排列的 先后顺序不 合适 调位号: 表示调换词语、句子、标点的前后位置。 例:我在语文学习中注意了写读结合。 4.搭配不当 词语与词语 间搭配不当 替换号(换用号、改用号): 表示用别的词语、句子或标点替换原来所用的词语、句子或标点。原来用的应先圈掉。 例: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成绩水平不断改善。 提高 5.前后矛盾 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自相矛盾 例: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了。 6.用词不当 关联词、近义词用错 例:无论不知道自己的优点,才会自卑。 只有 7.分类不当 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例: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 毛豆、扁豆等蔬菜。 8.表意不明 意思表达的不清楚,使人误导 例:有三个学校的老师都来参加了活动。 我们 1.三所不同的学校。 2.同一所学校的三位老师。 9.不合事理 例:盲姑娘看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修改病句原则 对症治疗 原意要保 改动要少 修改作文 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除课文已经举到的把“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把“书皮”改成“课本的包书纸”外,还有:作文中写“我递给同桌小强看,还不停地给他讲着”,叶老先生将“不停”改为“悄悄”,这就更符合当时正在上课的实际情况。 修改作文 2.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作文中写“口里还不住地呐喊:‘冲啊,向几何进军!’”这个句子用词不准确,因为呐喊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而画面是不可能出声的,叶老先生改为“从口里还吐出来几个字……”这样就既符合画面的意思,又表达确切。 修改作文 3.把长句断成短句。 把“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的王老师,就是我们的新班主任”,改为“我们的新班主任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这样把长句断成短句,不但表达得清楚明白,而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修改作文 4.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 “上课了,他挺直了腰板望了望大家... ..”,这句话中“了”字用得太多,显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