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36401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24800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语文,真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武威市2024年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十四五”期间,甘肃省着力打造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旅游示范带。学校为此举办了“交响丝路,如意甘肃”主题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搜集·整理】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上古时期,甘肃黄河流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dàn shēng于此,黄帝问道崆峒,大地湾见证8000年华夏文明。周发迹于庆阳,秦初兴于礼县,周秦王朝在甘肃黄河流域_____了进军中原逐鹿天下的序曲。祁连山巍峨耸立,_____了黄河流域源头第一道生态屏障。黄河从远古奔来,聚青藏高原páng bó之势,携黄土高原浑厚之力,蜿蜒千里,奔腾向前,_____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大约80多年前,正值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陇原儿女不畏牺牲、共赴国难。西路军征战河西血沃祁连,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胜利会师,南梁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_____了重要作用,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了胜利。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娲_____ 屏障_____ dàn shēng_____ páng bó_____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奏响 筑牢 形成 产生 B. 奏响 筑牢 铸就 发挥 C. 拉开 打造 铸就 发挥 D. 拉开 打造 形成 产生 (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1) ①. wā ②. píng ③. 诞生 ④. 磅礴 (2)B (3)删除“大约”或“多”。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女娲:nǚ wā,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是一位伟大的女神,被认为是人类的创造者。她用黄土造人,并教会人们如何生活。 屏障:píng zhàng,指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也指遮蔽、阻挡之物,或保护某物的东西。 诞生:dàn shēng,指人出生,也用于比喻新事物的出现。 磅礴:páng bó,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多形容山水壮美和气势宏伟。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描述的是“周秦王朝在甘肃黄河流域”开始了“逐鹿天下的行动”。“奏响”通常用于音乐或乐章的开始,而“拉开”则更常用于序幕或活动的开始。结合后文“序曲”可知,应选“奏响”; 第二空:描述的是祁连山对黄河流域源头的作用。“筑牢”和“打造”都有建设、构造的意味,但“筑牢”更强调稳固性和坚韧性,用于形容祁连山作为生态屏障的作用更为贴切; 第三空:描述的是黄河如何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铸就”意味着通过努力、奋斗形成某种品质或成就,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的语境相契合;“形成”虽然也表示某种事物的产生,但缺乏“铸就”所包含的奋斗和努力的意味; 第四空:描述的是“南梁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发挥”表示某种作用或功能得到了展现。“产生”则表示某种新事物或新现象的出现。应选“发挥”; 故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存在语义重复的问题,应删去“大约”或“多”。 2. 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甘肃境内长城的修建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国以及秦、汉、明等朝代都在此修筑长城。_____ ①甘肃境内现有秦、汉、明等各时期的长城遗址,素有“长城天然博物馆”之称。 ②明长城主要位于河西走廊和兰州、白银、临夏、庆阳等市(州),明长城修建充分贯彻和实践了“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 ③汉长城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区,自永登起而西行,一直到罗布泊附近,浩浩荡荡数千里。 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