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还是小》 【教材分析】 《大还是小》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富有儿童情趣,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课文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展现儿童的内心世界,使孩子们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懂得如何“变大”。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大”和“小”的行为都在其上,课堂上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展开教学。识字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多种形式复现生字,符合儿童整体认知事物的规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随文识字,多次复现的形式,让识字和朗读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 【设计意图】 1.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将学习任务和问题挂钩,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到达学习目标。 2.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文化基础素养培养。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本课情感价值目标是旨在培养学生对“长大”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 1.通过随文识字,讲字理等方式,认识“时、候、觉、得、自、己、穿、很”8个生字,认识“双人旁”,会写“自、己”2个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觉得自己很大的道理。 3. 借助“我____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这样的句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很大”的含义,激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认识“时、候”等8个生字和双人旁,会写“自、己”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地朗读课文,拓展“我____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激发自豪感。 【教学难点】 理解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觉得自己很大的道理,激发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师板书“大”,玩玩唱反调的游戏。 师:我说多,你们说“我说少”,明白的小朋友小背挺直,游戏准备开始咯! 我说“多” 生:我说“少” 我说“黑” 生:我说“白” 我说“长” 生:我说“短” 我说“大” 生:我说“小” 2.引出课题。 师:那你觉得自己是大还是小呢? 师:课文中也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有一样的疑惑呢?赶紧打开课文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反馈:小朋友们读得可真认真,给你点赞! 2.认识“时候”“觉得” 师:课文中的小朋友觉得自己大还是小呢? 生:有时候很大;有时候很小。 课件出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出示,请读) 师:你能不能带着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反馈:你读得真棒! 师:谁还愿意来挑战。 师:老师发现她把句子中两个轻声的词读得很好。(两个词显红)小朋友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老师出示“时候”,谁来读读这个词?(你读的很准) 师:在这个词语中,候读轻声。出示“候”,你能不能借助拼音来拼一拼。———hou 候 师:没错,当这个字单独出现是第四声,我们一起拼。 师:那这字你认识吗?谁来拼一拼?(把“觉得”词卡贴在黑板上) 3.认识双人旁 师:仔细观察,这个字藏着一个我们新认识的偏旁,有没有小朋友认识这个字的偏旁? 生:双人旁 师: 我们跟着这个小老师来读读这个偏旁—双人旁。(单人旁,比较记忆) 师:认识了偏旁,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词语读得更好。 师:现在这两个调皮的词语已经从黑板跑到我们的句子中了呢,谁来挑战读一读。 生朗读句子。(轻声读得真好) 4.认识“很”字,指导朗读 师:在这句话中,还藏着另一个双人旁的字呢,你找到了吗? 生:很【出示“很”】 师:这个字是什么结构什么旁,用“很”来组词(很多,很少,很美) 师:既然是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