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 题 有创意的立体造型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材内容 分 析 本课的立体构成教学有一定难度,但对于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他们的立体设计意识和欣赏现代艺术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教材选用了较多的造型简洁的雕塑和城市建筑图片,这些作品是学生视觉经验中已经有的东西,因为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容易让他们较快进入立体构成的学习过程中。 设计理念 1、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有创意的立体造型。 2、了解立体构成名词概念,收集立体构成作品图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了解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感受立体造型的美感。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概念、图片、视频了解立体构成的原理设计。利用纸的折曲、剪刻、粘贴等方法设计制作立体造型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现代设计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立体构成的线材、面材、块材分类和造型组合原理(即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重复与渐变、对比与调和、比例与稳定等)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难点:学习纸的立体造型方法,然后设计制作成一件立体造型作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导入视频课件 师:同学们视频中的这些雕塑都什么特点? 生:都是立体的,都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都是形态各异的新颖造型。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由点、线、面等组合而成的立体造型。它们起着装点生活、美化环境的作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创意的立体造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也一起尝试为我们的校园效果设计一个简单的有创意的几何造型雕塑。 设计意图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从而进入课题———有创意的体力构成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2、内容讲解 利用视频让学生欣赏造型相对抽象的现代城市雕塑和建筑等。教师从作品的“组合形体”分析着手,引导学生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和线材、面材、块材分类,并进一步了解立体构成中的造型组合原理即“美感要素”。 什么是立体造型? 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形体的构成方法。包括雕塑、建筑工艺、工艺美术等。 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组不同材料的立体构成作品 通过观察同学们应该发现了这些作品的种类都不同,那么我们怎样给它区分种类呢?按照构成材料进行分类的,概括的说,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线材构成、面材构成以及块材构成。 线材构成起到分割、框架遮拦和结构的作用,线有垂直的线,倾斜的线、横线、曲线等。 无论是直线还是曲线都能呈现一种轻快的感觉,产生运动感和扩张感。线材相对是纤细的形状,设计时要考虑与空间之间的对比关系,尤其注意空隙。线的曲直变化具有丰富的形态情感,设计时要表现出其优雅、舒畅、秩序的美感。 面材构成具有阻隔遮挡和分割的作用,在形态上有圆形、方形、三角形、曲线形、异形等。面材的连续排列可构成块。 面材构成设计的魅力之一是它丰富的造型变化,在视觉上给人以柔软的、有机的形态感,也是容易变更维度的造型材料,只要用心设计,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奇妙美丽的造型出现。面材构成有薄壳构成、插接构成等构成方法。薄壳构成,是利用最薄的材料达到极大的力度和强度的一种构成方法。现代建筑设计中广泛使用这种方法 块材构成反映的是实体、质量、重量、张力、空间等。块材在形态上有方体、圆体、锥体、角体、曲体、异性体块等,可以是单独勾形,也可以是不同形态的体块组合构成。 设计意图 讲解什么是立体构成?通过图片视频展示让同学们看到不从材料的有创意的立体构成激发学生兴趣。总结三种大的构成种类为后期创作打下基础。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谈一谈:生活总还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