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56443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说课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5-1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18275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小学,PPT,25张,课件,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cover
(课件网)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 教材内容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4 教法、学法 5 教学过程 6 板书设计 目录 * **深化理解**:第2课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学生对三角形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构成条件。 * **培养能力**:通过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说教材 * **三边关系探究**: + 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量长度等活动,探索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 教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定理,并解释其在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中的应用。 * **实例应用**: + 提供实际例子,如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有些木架结构采用三角形结构。 说教材 * **学生基础**:学生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基本认识,但可能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 **学习难点**: +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定理,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例来加深理解。 + 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 **学习需求**: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并学会应用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说学生 教学目标 01 02 03 经历探索三角形3条边之间关系的过程,体验用实验操作探索规律的方法。 通过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根据这个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实验的科学精神,感受到实验操作成功的喜悦感。 教学重、难点 在实验操作中探索三角形3条边之间的关系。 重点 在实验操作中探索三角形3条边之间的关系。 难点 学法指导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以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共同交流为主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实现知识的建构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01020304教法选择实践操作,探求新知小结归纳,拓展深化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深入探究 ,加深理解 当堂训练,共同提高010305020406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猜想探究,得出结论 实践应,巩固强化用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看我给你变魔术!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看我给你变魔术!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3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是不是把一根吸管任意剪成3段,都能围成 1个三角形呢? 做实验 任意 (4)围一围,看看能否用剪断的吸管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把每次实验的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中。 小组活动要求: (1)每人把吸管按整厘米的刻度任意剪成3段。 (2)记录每次使用的吸管的长度。 (3)用细铁丝或线将吸管穿起来。 量一量,并比较剪成的3段吸管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 一 二 三 3段吸管的长(cm) 是否围成了三角形 展示你的实验过程。 7cm 4cm 2cm 7 4 2 否 实验 一 二 三 3段吸管的长(cm) 是否围成了三角形 9cm 5cm 4cm 9 5 4 否 7 4 2 否 实验 一 二 三 3段吸管的长(cm) 是否围成了三角形 8cm 7cm 6cm 实验 一 二 三 3段吸管的长(cm) 是否围成了三角形 8 7 6 是 9 5 4 否 7 4 2 否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 √ 4cm 2cm 7cm 4+2<7 4+7>2 2+7>4 5+4=9 5+9>4 4+9>5 7+6>8 7+8>6 6+8>7 通过实验,围成的图形中,两边之和与第3边作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围三角形。 14cm 20cm 30cm 40cm 课堂活动 怎样选,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你准备选哪3根小木棍?为什么? 用40cm的小棒做三角形的最长边 14 + 20 < 40 20 + 30 > 40 不能 能 14 + 30 > 40 能 用30cm的小棒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