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59891

5《搭石》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388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搭石,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 题 搭石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材内容 分 析 《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全文按照“介绍搭石摆放搭石一走搭石一赞美搭石”的顺序展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家乡的生活环境谈起介绍了什么是搭石。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写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第2白然段写乡亲们摆搭石的场景;第3自然段描绘了乡亲们走搭石的美好画面;第4自然段选取典型事例,描写了乡亲们走搭石时互相礼让、尊老爱幼的情景。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点明主旨,揭示搭石承载者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课文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处处体现着乡亲们美好淳朴的情感。秋凉在即,乡亲们在小溪中摆搭石,从“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等词中,看得出搭石在家乡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如果某处没摆搭石,人们会谴责那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几年岁的人会主动调整搭石,反映出乡亲们的淳朴善良、与人为善。一行人走搭石协调有序,两人面对面走搭石会互相礼让,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体现出乡亲们和睦友善的美好情感。这一幕幕情景清晰、 生动,呈现出一幅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 本课作为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课, 重在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基本阅读习惯。学习提示有两点要求,一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示学生阅读时要有意识地提高速度,同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用于对自己阅读效果的检测。二是“集中注意力”和“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集中注意力”是最基本的阅读习惯,指的是阅读的时候不分心,不走神,能够抵抗来自周边环境和自己内心的干扰:“不要回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基本策略。“回读”指的是目光重新扫视前面读过的文字。学生遇到不懂的词句往往会回读,回读的次数越多。阅读速度也就越慢。因此本课是从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人手,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遇到不影响内容理解的词语,不要停留太久,不要回读。 设计理念 以“美”作为全文的主线,以自读自悟贯穿课堂始终。引导学生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在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但是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快有慢,理解能力有高有低,在阅读中往往会会分神,遇到不懂的词句往往会回读,回读的次数越多,阅读速度也就越慢。因此,在教学前,需要从整组单元入手,明确阅读要求,强化“提高阅读速度”的意识。打破以往学生遇到不懂的生字多读几遍的习惯,营造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录阅读时间,完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题目,检测阅读效果,交流阅读体会。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基础上,运用之前学习的借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朗读把自己感受到的画面和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找到相关的描述,转化成支撑自己感受的依据,完整,通畅地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 1.认识“汛、挽"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 2.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