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 语言简明(附:习作点评) 目标解说 (一)单元作文目标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在修改习作的过程中,使语言更加言简意赅,从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简明而不简单。简,即简要、简洁;明,即明白,清楚。“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可能简洁,不能啰嗦;“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用尽可能精简的语言材料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量,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同时,尽可能清楚明白,让读者易于理解,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二)技法精讲 舞文弄墨要简明,锤炼语言下功夫。围绕中心去枝节,删繁就简不啰嗦。巧用替代善概括,消除歧义表意明。简洁准确又明白,传情达意更清楚。 许多著名的大作家欧阳修、杜牧、鲁迅、朱自清、叶圣陶、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人都在语言简明上下功夫。语言简明是反映一个人思想明确、语言成熟的程度。语言简明也是一种文风,反映了现代社会倡导的简约风尚。 那么,语言简明有什么基本要求吗? 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表达需要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要做到词语选择能让人明白易懂,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你词语与方言词语。使用词语要准确、规范,不生误解,不生歧义,注意分辨清楚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 在写作中,如何做到语言简明呢? 首先,围绕中心定主次,安排好详略,突出重点,不蔓不枝,删去那些细枝末节的叙述,删去那些可有可无的铺垫;其次,选用词语要避免冗余,避免相同词语的重复,避免同义词语的重复;第三,要具体叙述与必要概括相结合,根据语境使用指代性、概括性的词语,减少不必要的啰嗦繁复;第四,要避免意思表达含糊不清,通过“补”(添加语境)、“换”(变换词语)、“标”(加注标点)、“调”(调整语序),消除句子歧义。除此之外,汉语的许多表达形式(如成语、缩略语、简称等)都是以简明为原则出发而约定俗成的,在运用语言时,可以适当选用这些表达形式,使语言达到简明。简明,不但是为自己珍惜笔墨,还是为读者节省时间。需要注意的是,简明与否不能单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要从语言表达的需要出发,当简则简,当繁则繁。不能为了“简”而影响“明”,甚至让人误解。 读写搭桥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生:在审题立意后,怎样紧扣中心,不生枝节,使表达简明清楚呢? 师:散文家梁实秋在《作文的三个阶段》一文中,认为写作必须忍痛“割爱”,要将大刀阔斧删去那些“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并且,认为“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太空一日》讲述了作者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所历、所见、所感。为了把他自己这次“特别旅行”讲述清楚明白,作者扣住时间这一主线,把起飞时生死考验、太空中的真实所见、飞船上的神秘敲击声、返航途中的惊险际遇等镜头连成整体,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除此之外,作者还根据表达需要,突出重点,在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横向展开相对充裕的描写,灵活自如地插入相关内容,使得文章变得更加丰富,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视野。 品读全文,我们还发现,作者在记叙自己的“太空一日”时,不仅大处着笔,把重要的节点、事件交代得一清二楚,有条不紊;还小处着眼,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深深感染着读者的心。 所以,表达要简明扼要,清楚明白,就要围绕中心,选择确定主要的材料,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