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9. 北魏政治 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魏蜀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宋 齐 梁 陈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南朝 北人南迁 促进江南的开发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淝水之战 壹 淝水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383年 前秦vs东晋 东晋以少胜多 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 苻坚(前秦) 谢安(东晋) 步兵60万 骑兵27万 精兵8万 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晋书》 淝水之战 前秦为何会败? 晋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雠,终为大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晋书》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资治通鉴》 强征各族人民(无意愿) 淝水之战 前秦为何会败?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 ———《资治通鉴》 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 ”众遂大奔。 ———《资治通鉴》 军队阵脚大乱(无斗志) 淝水之战 前秦为何会败? 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资治通鉴》 战后迅速瓦解(无认同感)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北魏孝文帝改革 贰 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改革 汉族官员虽被任用,但皆“顾问”而已。军政大权仍为鲜卑贵族所把持。 ———余少华《北魏孝文帝改革述论》 ·宋隐在临终时曾告诫他的子侄说: ·苟能入顺父兄,出悌乡党......则足矣,不劳远诣台阁......若忘吾言,是为无若父也,使鬼而有知,吾不归食矣。 ———逯东耀著《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 这一时期北魏统治者是如何看待汉族的?汉族人呢? 互不认同 孝文帝改革 改革措施: ①迁都洛阳 迁都洛阳有什么好处? A.平原地带易于防守 B.平原地带有利于发展农业 C.远离边疆外族的侵扰 D.接近河流运输便利 孝文帝改革 改革措施: ①迁都洛阳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孝文帝改革 山西平城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孝文帝改革 改革措施: ①迁都洛阳 ②说汉语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魏书·列传·卷九》 孝文帝改革 改革措施: ①迁都洛阳 ②说汉语 ③穿汉服 孝文帝改革 改革措施: ①迁都洛阳 ②说汉语 ③穿汉服 ④改汉姓 ⑤与汉人通婚 孝文帝改革 改革措施: ①迁都洛阳 ②说汉语 ③穿汉服 ④改汉姓 ⑤与汉人通婚 实行汉化政策 表面看来,孝文帝的改革,使拓拔族失去了自己的语言,改变了自己的民族传统习惯,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征,但作为部落首领,他完成了祖先的遗愿,使整个拓跋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之中,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民族大融合,才使得华夏民族的发展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卜宪群《中国通史(大字本)秦汉魏晋南北朝》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叁 民族交融 图中的人在做什么? 图一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南朝墓葬乐队画像砖) 四人边走边演奏,好像墓主人出行时的乐队。 头上戴的帽子时卷荷帽。 下身的穿着有什么特点? 穿着裤子,当时叫裤褶服。 民族交融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