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70195

【备考2025】中考语文一轮 名著阅读 课件

日期:2024-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18591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备考,2025,中考,语文,一轮,名著
  • cover
(课件网) 专题 名著阅读 七年级上册 一、《朝花夕拾》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主将,是推进中国新文化发展的旗手,正如毛泽东所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写作背景】1925年,鲁迅在北京的大学任教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鲁迅写下《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的残暴行径,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其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书名解读】“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比喻“重拾往事,旧事重提”。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这部回忆性散文集是鲁迅中年以后回忆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的作品。 【内容梗概】《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系列生活经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和民俗文化。《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批判,包括《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第二类是怀念,包括《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第三类是意趣,包括《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无常》(有人把《无常》归入批判类)。 【思维导图】 成辨 【重点内容梳理】 侧重点 篇目 人物 内容及主旨 情节 人物形象 侧重写人:挖掘人身上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长妈妈) 通过记叙“我”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着重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刻画了一位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表达了“我”对长妈妈深深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我”幼年时的保姆,是对“我”童年生活影响很大的人。她睡相难看,平日喜欢“切切察察”,满肚子烦琐的道理,常给“我”讲故事,“谋害”过“我”的隐鼠,后主动为“我”买来“我”思慕已久的《山海经》。 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热心。 【重点内容梳理】 侧重点 篇目 人物 内容及主旨 情节 人物形象 侧重写人:挖掘人身上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记录“我”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决定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历程。本篇通过“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我”弃医从文的动因。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与敬佩之情。 藤野先生是“我”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学教授,他关心“我”的学习,耐心仔细地纠正“我”讲义上的错误,引导“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他对“我”后来放弃医学很惋惜,并赠送照片给“我”作为纪念。 生活简朴,正直、热情,诲人不倦,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 侧重点 篇目 人物 内容及主旨 情节 人物形象 侧重写人:挖掘人身上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范爱农》 范爱农 1.绣花鞋事件,让座风波;2.同乡会争执;3.酒楼里的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