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73

游褒禅山记

日期:2024-05-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598856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游褒,禅山
  • cover
课件54张PPT。登泰山而翻阅历史长卷游桂林而观看水墨山水攀黄山坐叹造化神工览九华心熏佛国烟香褒禅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褒禅山有名无仙。 唐贞观年间,全国四大高僧之一慧褒结庐修炼于华山,圆寂后其弟子将此更名为褒禅山,并建褒禅寺。而今过去千载,慧空禅院早已灰飞烟灭。现于其址修筑庙宇,只是今人复活过去的历史,续写昨天的故事。无论如何,褒禅山也是一座相当平淡的山。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 “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写作背景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课文提示 《游褒禅山记》是作者通过一次十分扫兴的游历来阐发道理的说理性散文。作者借游褒禅山,阐发了人要有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和治学处事必须“深思慎取”的道理。 文章记游,目的却是为了说理。记游时,语言朴素简洁,为说理留下伏笔;说理时,因事而发,生动自然,具有 很强的说服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吸取教益的启示。褒禅山 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前洞在慧空禅院遗址东二三里,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口左侧有一泉,泉水从石缝中流出,即使洞外干涸,这里仍流水潺潺。洞口石壁有题刻诗文,但多已风化难识。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同游的四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安石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褒禅山也叫做华山,最初的时候,是唐代僧人慧褒在山脚下筑屋居住的,死后他又葬在这里。因此,后人就给它起名叫“褒禅山”。现在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庐舍和墓地。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离禅院东边五里,有一个洞叫做“华山洞”,那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现在把“华”字念作“华实”的“华”,大概是把字音读错了。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距离山洞约一百步,有块石碑倒在路上,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留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华”小篆中作 ,像花之形,本义就是“花”,后来又引申为华丽、美丽、精华等意思。当“華”字引申为其他意思之后,人们又为它的本义造了一个新的形声字“花”。到了后世,凡是开花的“華”,就不再写“華”,而写成“花”了。 “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就分开了。慧空禅院石碑华山洞褒禅山(华山)第一自然段的行文顺序本名 别名由来及证明 华山洞名来由 从仆碑看出本名 指出音谬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 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一 写游山 的经历 (1~2) (1)简介 褒禅山山名由来院名由来洞名由来仆碑考究(2)游洞所 见所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