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6185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圳中学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379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试题,语文,考试,期中,4月
  • cover
试卷类型:A 深圳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年级:高一 科目:语文 考试时长: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试室号、座位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并用2B铅笔填涂相关信息。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错误的一项是(2分) ①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②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憎恨) ③藉寇兵而赍盗粮(送给)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好像) ⑤且日飨士卒(犒劳) ⑥阙秦以利晋(削减) ⑦夫晋,何厌之有(厌恶) ⑧范增说项羽曰(告诉) ⑨唯君图之(考虑) ⑩不如因善遇之(接触) A.①②③⑤ B.③④⑦⑧ C.④⑦⑧⑩ D.②⑧⑨⑩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张良是时从沛公沛公 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却宾客以业诸侯 C.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善刀而藏之 D.若无罪而就死地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欲呼张良与俱去 相去四十里 B.吾与点也 则与斗卮酒 C.沛公则置车骑 置之坐上 D.木直中绳 莫不中音 4.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是者何也 B.因其固然 因人之力而敝之 C.是乃仁术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D.牛何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以吾一日长乎尔 A.以其无礼于晋 B.具告以事 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D.以羊易之 6.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是罔民也 B.共其乏困 C.如土委地 D.河海不择细流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财物无所取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行李之往来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蚕食诸侯 越国以鄙远 B.范增数目项王 秦军氾南 C.老吾老 谨庠序之教 D.朝秦楚 项伯杀人,臣活之 9.下列语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沛公安在 A.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B.臣未之闻也 C.视为止,行为迟 D.百姓之不见保 10.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每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纪”记述帝王,“世家”记述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作者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 C.古代室内宴会上四面座位,以南向为最尊,东向次之,北向再次之,西向为侍者座位。鸿门宴上,刘邦坐在北向的位置。 D.“合纵”指的是韩、魏、燕、赵、齐、楚六国为抗秦而组成的联盟。秦惠王时张仪采取连横策略,与诸侯结交,成功拆散了六国的合纵。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如果把智能系统比作“人”,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的感觉器官。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并把数据传递给系统进行计算,对情况进行实时分析判断和应对。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深入,各式各样传感器的用武之地大为拓宽,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部智能手机里有上百个传感器:有用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