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巩固培优学案 一、北宋的的建立(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武将夺权,北宋建立) 1、北宋时间:960年,赵匡胤(宋太祖),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 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军事上:1、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2、统调分离: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 3、更戍法: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二)政治上:1、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2、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监督分权。 3、财政方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基本国策) 1、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2、表现:A、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B、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3、影响:(积极)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 (消极影响)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答案】B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武将受到过于限制,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B项正确; 重农抑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和亲会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闭关锁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的相关史实。 2.下图中①②政权分别是什么民族建立的?( ) A.契丹族、党项族 B.汉族、女真族 C.女真族、蒙古族 D.女真族、汉族 【答案】B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女真族的崛起 【解析】据图表可知:政权①建立于960年,与辽、西夏并立,应是北宋,北宋的建立者是汉族人赵匡胤。政权②建立于1115年,与南宋和西夏并立,应是女真族建立的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辽、西夏、金、元政权的相关知识。 3.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 A.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 B.在边境重地设立镇节度使 C.分化相权,强化君权 D.将地方精锐选入禁军卫东京 【答案】A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从题目中的“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可知,这体现了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其举措是派文臣做知州。这项政策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改变了五代以来政权频繁更迭的局面。A选项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千秋疑案陈桥驿,衣着黄袍便罢兵。”其直接结果是( ) A.建立后粱 B.统一全国 C.建立北宋 D.削夺兵权 【答案】C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960年,后周大将赵国胤在陈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