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添加文档副标题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第一框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第二框 把握适度原则 背诵提问 1.辩证思维的含义、实质和核心? 2.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辩证思维的特征? 3.整体性的作用? 4.分析的方法?综合的方法? 5.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导入 导入 1.8分钟高效通读课本P80-84并熟记第九课重点知识: ①质、量的含义? 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③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④度、关节点的含义? ⑤适度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2.7分钟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并用红笔标记自己问题。 导学 1.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会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 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表明事物发展停止。( ) 4.在度的范围内,事物的质与量相互否定。( ) 5.超出度的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 ) 6.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得中”就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 ) 7.节点或临界点是事物质变达到的极限。( ) 辨析 1.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会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 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表明事物发展停止。( ) 4.在度的范围内,事物的质与量相互否定。( ) 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会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 × √ × 展示 × 在度的范围内,事物的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 5.超出度的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 ) 6.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得中”就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 ) 7.关节点或临界点是事物质变达到的极限。( ) 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但“得中”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折中主义是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 √ × 展示 × 关节点或临界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1、质(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 (1)含义:此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2)意义: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此物变成了他物。 山川湖海,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这些东西我们所以能够把它们区分开来,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 认识事物的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评讲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2、量(区分相同事物的依据) (1)含义: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 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2)量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量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 “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数量增减、空间变化都不会影响水的性质 评讲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十五大 2020 2035 2050 质变 质变 质变 量变 量变 量变 量变 国家发展过程 思考:谈谈我国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推进,反映了什么? 评讲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3、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和质变 (1)量变:量的变化(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A事物仍是A事物) (2)质变:质的变化(根本的、显著的变化;A事物变为B事物) (3)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评讲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1.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 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⑴连续性: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