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题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 6 课《老山界》 单位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备课项目 设计区域 课标 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老山界》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五篇文学作品,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学习做批注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老山界》是回忆长征的经典名篇。文章真实、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写的事情不少,头绪也很多,却线索清晰,详略得当,将整个翻山过程写得十分清楚,是叙事散文的典范。 2.教学重点 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体会本文朴实优美语言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3.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朴实优美语言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学情 分析 《老山界》是老一辈革命家陆定一写的有关长征的革命回忆录,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的经过,描述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歌颂了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为了能更好地表现这一主题,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来安排文章的层次,同时又恰切地使用了大量的精彩语句,做了许多生动的描写。距离学生生活较为久远,背景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难度,情感把握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也应关注薄弱学生,让他们大胆发言。 教学 目标 1.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积累掌握注释及课后读读写写中字词的音、形、义。 2.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的叙事顺序,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3.体会本文朴实优美语言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4.学习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导入课题(1分钟)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一位亲历翻山战斗的老红军去一起翻越《老山界》?我们先来认识“这座山”,谁来读一下(PPT出示老山界简介)? 老山界,在地图上名为越城岭,在广西兴安华江瑶族乡,又称瑶山,是五岭之一,越城岭的中段分支,呈西南—东北走向,长21公里,宽6公里,方圆126平方公里。其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是越城岭的最高峰,也是五岭的最高峰。向上看,耸立于云端之中;向下望,简直是绝壁悬崖。1934年,红军长征途经这里,翻越的第一座高山就是老山界,由此而举世闻名。 二、检查预习(2分钟) 1.作者简介 陆定一(1906—1996年),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年,陆定一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起他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 2.检查生字新词。 攀谈( ) 峭壁( ) 骨碌( ) 咀嚼( ) 呜咽( ) 督促( ) 灌输( ) 欺侮( ) 苛捐杂税( ) 酣然入梦( ) 不可捉摸( ) 惊惶( ) 细切蜷( ) 矗立( ) 搀扶( )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1.整体感知阅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故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