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对栖息地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各种栖息地的基本特征相同,生物种类也大体一致 B.地球上的栖息地是多种多样的 C.栖息地具备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 2.( )是兔子的栖息地。 A.沙漠 B.池塘 C.草地 3.谚语往往包含着科学道理,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有水才有谷,无水守着哭”———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食物关系,包含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C.“少食多滋味,多吃坏肚子”———饮食要适量吃太多会增加消化负担 4.分组做模拟食物网的游戏时,一个同学扮演一种生物,两个同学之间有吃和被吃的关系就可以用线连接起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组内的同学越少,越简单,这张网就越牢固 B.组内的同学越多,这张网就越不容易断裂 C.组内同学的多少对这张网没有影响 5.下列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俗语组成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树→蝉→螳螂→黄雀 C.树→黄雀→螳螂→蝉 6.某一时期,池塘中的各种水藻大量繁殖,几乎覆盖了整个池塘。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池塘内的动物得到了充足的食物,整个池塘生机勃勃 B.池塘内的植物会越来越好,整个池塘呈现一片绿色 C.水藻疯长使水中缺氧,鱼类死亡;疯长的水藻会导致水质恶化 7.一个由草、兔子、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如果我们将狼全部捕杀,下列表示兔子的数量最合理的是( ) A.保持相对稳定 B.先下降后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8.下列动物中,没有冬眠习性的是( ) A.大雁 B.青蛙 C.刺猬 9.下列动物的活动受地球自转影响的是( ) A.青蛙冬眠 B.大雁南飞 C.蝙蝠夜行 10.下列选项中,____不会在食物链中出现。( ) A.马 B.青草 C.水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科学家们经常 且选择 观察地点来研究栖息地的生物。 2.栖息地为生物提供了 、 、 、适宜的温度和 等基本需要。生物需要适宜生存的栖息地。 3.人们把 之间“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4.食物链通常从 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传递。 5.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着 ,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 6.我们是这样制作生态瓶的。先选个大的透明的塑料瓶,在瓶底装一层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瓶 的水,再在瓶里种一些水草,等水草 后,再放入水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这样一个生态瓶就做好了。 7.在寒冷的冬天,一些动物会用冬眠的方式过冬,比如 、 。 8.有些动物需要冬眠,如蛇、松鼠等,因为这些动物在寒冷天气来临时无法维持正常活动所需的恒定 ,只好找个地方躲起来冬眠以度过寒冷的冬季。或在生活的区域里冬季找不到足够维持生存所需的 ,所以也只有借助冬眠来减慢新陈代谢降低能量消耗,以度过食物匮乏的冬季。 9.大家一定听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青虾,青虾吃泥巴(实际上,青虾吃的是水中的浮游生物)“这一句谚语,请写出它们之间的食物链。 10.“双飞燕子几时回”,提到的是动物的一种 行为。(填“冬眠”或“迁徙”) 三.判断题(共10小题) 1.长颈鹿生活在森林,斑马生活在草原。( ) 2.枯死的树木没有营养,不能成为生物的栖息地。 ( ) 3.同一栖息地上的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只有合作关系( ) 4.各种食物链之间能通过食物关系形成食物网。 ( ) 5.在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减少或增加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 ( ) 6.老鼠啃食粮食,携带并传播疾病,我们应该把老鼠都消灭光才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