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16448

【阅读提升】2024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要素解析 类文阅读课外阅读过关(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3266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阅读,答案,过关,课外阅读,类文,解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上语文第一单元阅读主题: 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本单元的主题是“触摸自然”。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草虫的村落》《花之歌》课文组成。 《草原》描述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丁香结》一文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告诉我们: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 《宿建德江》一诗写诗人于途中夜泊建德江时,在船上见到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孤寂伤感的心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风云变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全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花之歌》这首散文诗表意是写花,但实质是写人,诗人借花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同时也号召我们要“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这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中的丰富内涵,都让人回味无穷。我们在学习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阅读知识点补充:描写技巧 描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 1.按照描写角度不同,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按照描写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①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姿态等):作用:交代了人物身份、地位、处境、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③动作(行动)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什么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作用) ④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什么思想,揭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或什么口质。 ⑤神态描写:指对人的脸部表情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使读者对人物加深印象并产生进一步的了解。 (2)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①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②自然环境描写:指自然界的景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湖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即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 3.描写景物的角度(感官描写):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4.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化虚为实)、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等 ①静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写,呈现事物的本来面目; ②动态猫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下的描写,能够赋予客观事物以运动感、活力感、变化感。这两种描写方法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刻画景物和人物的特征,二者穿插使用,能够使形象由单调变得丰富,收到更好地表现事物,更强烈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 类文阅读-(一) 草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