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17525

5.18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专题训练(四) 跨学科实践——发酵食品的制作【任务驱动式】课件(共12张PPT)

日期:2025-10-1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876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5.18,制作,12张,课件,驱动,任务
  • cover
(课件网) 专题训练(四) 跨学科实践 ———发酵食品的制作 1.泡菜因其醇香酥脆,深受人们喜爱,阳阳和同学在生物学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制作泡菜”的项目学习之旅。 [任务一]揭秘泡菜的制作原理 (1)制作泡菜时,利用的微生物是   ,它能通过发酵作用将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该菌种之所以是原核生物,是因为它与白菜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该菌种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2 1 3  乳酸菌  [任务二]探究泡菜的制作过程 ①选择等量的新鲜蔬菜(白菜、芹菜、胡萝卜)洗净沥干水分,切成条状放入干净的泡菜坛中。 ②向坛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冷却后的调味汁和佐料(花椒、姜片和辣椒等),淹没过蔬菜即可。若加入以前泡菜坛子里的“母水”能大大缩短泡菜制作的时间,并增加风味。 ③盖上坛盖,向坛口的凹槽内注入清水。 ④将泡菜坛放在阴凉处发酵。 (2)向坛口的凹槽内注入清水的目的是    。  形成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生长繁殖  [任务三]分析实验数据 传统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阳阳为测定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每天取等量样本榨汁,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每种泡菜测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 ②绘制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如图)。 (3)阳阳取等量样本榨汁,多次测量亚硝酸盐含量且测量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   。 (4)《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在泡菜中的残留量不得超过20 mg·kg-1。由图可以看出,用芹菜制作的泡菜从第   天后食用更健康,3种蔬菜中    最适合作为泡菜的原料。  白菜   9   减小实验误差  2 1 3 2.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制作酸奶需要哪些步骤?需要多长时间?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后动手参与了酸奶的制作,过程如下: ①准备新鲜牛奶。 ②将要用到的材料(牛奶、盛放器皿等)进行预处理。 ③待牛奶冷却到35~45 ℃时,加入少量酸奶或酸奶菌种,搅拌均匀。 ④倒入准备好的容器中,将容器密封,放入35~45 ℃的温暖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1)制作酸奶需要  菌,这种微生物只能在  的条件下发酵,因此制作过程中必须密封保存。 (2)为防止杂菌影响,第②步中对容器和原料必须进行的预处理是   。 (3)步骤④中,将容器密封后放在温暖环境的原因是为发酵提供适宜的   ,有利于发酵菌的生长繁殖。 (4)经过发酵,牛奶产生了独特的酸味,因为发酵过程中,牛奶中的乳糖被分解为   。  乳酸   温度   高温灭菌  无氧  乳酸  若想尽快得到酸味适中的酸奶,制作酸奶以   小时为宜。 (5)同学们经过一系列探究后,得到如下结果。  8  发酵时间 牛奶状况 2小时 呈液态,无酸味 4小时 呈液态,略带酸味 6小时 呈蛋花状,微酸 8小时 呈凝固状,酸度适中 10小时 呈凝固状,酸度适中 酵母菌属于   (填“细菌”或“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我想利用水果表面的天然酵母菌制作果味馒头。 实践记录单 [实践目的]  真菌  3.[2023·北京中考]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小林尝试利用天然酵母菌发面,制作馒头。他的实践记录单如下,请将该记录补充完整。 1 2 3 将葡萄和番茄表皮上的酵母菌分别与葡萄糖溶液混合,检测它们的发酵能力,结果如图。因为葡萄组_____ _____,我选择用葡萄表皮上的酵母菌来发面。 [菌种选择] 糖的能力更强   分解葡萄 和面时要用温水,如果用开水,会使酵母菌   ,影响后续发面过程。 ·我尝试在23 ℃、28 ℃和33 ℃条件下发面,由于酵母菌发酵产生了   (填气体名称),面团膨大至原来的1.4、1.7和1.8倍。 ·经过蒸制过程,馒头制作完成。 [馒头制作]  二氧化碳   死亡  ·结合面团膨大情况和评价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