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单元测试卷 (满分50分,考试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法医为判定一死者年龄,称取其总量为9克的尸骨,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物质,再称其重量为7克。此骨是( ) A.儿童骨 B.青年人骨 C.成年人骨 D.老年人骨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据此答题。 【解答】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所以取该死者的骨9克,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后,剩余的物质为无机物,称重为7克,多于2/3,由此判断该死者应处于老年期。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不同时期骨的成分。 2.在2023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中,中国队斩获三金。关于拳击手打拳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打拳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同配合 B.图中双臂肱二头肌均处于收缩状态 C.躲避对方攻击时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听到哨声后作出出拳动作属于非条件反射 【分析】(1)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解答】解:A、打拳的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A正确。 B、图示表示屈肘动作,屈肘时双臂肱二头肌均处于收缩状态,B正确。 C、躲避对方攻击属于复杂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正确。 D、听到哨声后作出出拳动作,是人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3.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已经落下帷幕。从运动系统组成分析,为足球运动员运动提供动力的是( ) A.骨 B.骨骼肌 C.骨连结 D.关节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或关节)和骨骼肌组成,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提供动力。 【解答】解:A.骨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A不符合题意。 B.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在运动中提供动力,B符合题意。 C.骨连结分为能活动的、半活动的和不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能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关节起支点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4.“永州陆港杯“2023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南水州站)在6月1日~4日在冷水滩潇湘平湖举行,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关于划龙舟动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 B.由多个系统参与并协调完成 C.完成划龙舟动作需要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脂肪的分解 D.听到裁判发出语言口令做出划龙舟动作是复杂的反射活动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解答】解:AB、划龙舟动作要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共同完成,AB正确。 C、划龙舟动作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糖类的氧化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