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下第五章电与磁综合 温馨提示: 时间80分钟 分值:150分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分数:_____ 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如下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该铁棒具有磁性的是( ) “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 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 ) A. h1>h2 h2>h3 B. h1>h2 h2<h3 C. h1<h2 h2=h3 D. h1<h2 h2<h3 如图所示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它是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制成的。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柢”指的是司南长柄,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 A. 司南指南北是由于它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B. 司南长柄指的是地磁场的北极 C. 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球地理的南极附近 D. 司南长柄一端是磁石的北极 第4题图 4.如图所示,甲乙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用甲的一端接触乙的中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甲、乙相互吸引,则甲、乙均有磁性 B. 若甲、乙相互间没有吸引,则甲一定没有磁性,乙可能有磁性 C. 若甲、乙相互间没有吸引,则甲、乙均没有磁性 D. 若甲、乙相互吸引,则甲有磁性乙一定没有磁性 5.用磁铁的一极在一根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如图,则摩擦后的缝衣针( ) A. 被磁化,且磁化后A端为S极 B. 被磁化,且磁化后A端为N极 C. 被磁化,但不能确定A端的磁极 D. 不能被磁化,所以不会出现磁极 6.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的概念;在研究磁现象时,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在研究电荷的定向移动时,引入了“电流”的概念.其中是根据客观事实假想,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是( ) A.原子 B.磁感线 C.参照物 D.绝缘体 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A和B,质量均为m,将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弹簧秤通过一根细线竖直向上拉磁铁A,若弹簧秤读数为mg,则B对A的支持力F1以及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F2分别为( ) A.F1=0,F2=mg B.F1=mg,F2=0 C.F1>0,F2<mg D.F1>0,F2=mg 8.如图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9.我国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将指南针分为“水针”和“旱针”两类.在图所示装置中,条形磁铁左方的水盆中悬浮的“水针”和正上方悬挂的“旱针”在静止时其N极分别指向 ( ) A.左、右 B.右、左 C.左、左 D.右、右 10.如图所示,电磁铁的正下方有一铁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同时滑片逐渐向下滑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铁块对地面的压强先减小后增大 B.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增强 C.螺线管的上端为S极 D.铁块所受摩擦力不断增大 A.电流的有无对电磁铁磁场有无的影响 B.电流方向对电磁铁磁场方向的影响 C.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 D.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 11.连接如图所示电路,提供足够数量的大头针,只通过控制开关和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无法探究( ) 12.如图所示为科研人员研制的“发电鞋”,鞋的内部安装了磁铁和线圈,当人体带动磁铁运动时,磁铁产生的磁场通过线圈,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当人以5km/h的速度行走时,其发电的功率约为0.4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3.“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当导体棒AB水平向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