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48537

3.1《蜀道难》课件(共25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92514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蜀道难 李 白 非高声朗诵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 ———曾国藩 一读:读准字音、节奏 噫吁嚱!危乎高哉! 重音 延长 延多长 二读:读懂诗意 欧阳修诗云:“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 蜀道到底有何难? 读第一段,找出描写“难”的诗句,指出诗人怎样把抽象的“难”展现。 一、叙述历史和神话 蚕丛鱼凫、五丁开山、六龙回日…… 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 黄鹤猿猱不得过…… 三、描摹行人的动作、神情 第一段中蜀道之难已至极至,诗人还能怎样写难,请读第二、三段。 空寂、悲凉、惊险。 鸟声悲苦,山之高危,壁之险绝,水之湍急。 诗人给这个旅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使用的手法有何特点?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悲鸟号古木 子规啼夜月 使人听此凋朱颜 借景抒情 渲染烘托 视听结合 远近结合 动静结合 夸张手法 拟人手法 地势险要 社会险恶 第三节主要写了蜀道的什么特点? 使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特点?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比喻 互文 夸张 双关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叹 蜀道之高 二叹 蜀道之险 三叹 蜀地战乱之烈 一唱三叹 内容: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战祸之烈。全文主旨 情感:逐渐变化,表达不同的感情 结构:贯穿全文,结构完整。 音韵: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为何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三读:读出情感 你认为李白借蜀道之景抒发了几种情感?①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表达对友人的担忧和关心。②表面写蜀道的艰难,实则写仕途坎坷,功业难成。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③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 蜀道难 张文琮 蜀道驾绝岭,栈道接危峦。 揽辔赌长息,方知斯路难。 请问: 李白的《蜀道难》与此诗在艺术特色方面有何不同? 语言变幻、手法多样 抒情强烈、想象奇特 比较阅读1 “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沈德潜 一、艺术手法 想象、夸张; 句式:语言灵活、参差错落; 音韵:反复、一唱三叹 二、情感 三、时空纵横 大起大落、情感跳跃 飞湍瀑布、奇峰险壑 博大、浩淼、空茫 夸张、想象、神话传说等交融使用 气势磅礴、豪放激荡 李白“雄浑奔放的诗风”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 结构: ② 意象: ③ 意境: ④ 手法: ⑤ 情感: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比较阅读2 请问: 李白的《蜀道难》与此诗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劝勉友人不必过多担心仕宦沉浮,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 诗中既有劝导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之意,又寄寓诗人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 比较阅读2 请问: 李白的《蜀道难》与此诗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