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49071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8上课了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10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181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一年级,上册,道德,法治,上课
  • cover
《上课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起点,也是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和规范行为的关键阶段。对于刚刚踏入校园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会做好上课准备是他们适应学校生活、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步骤。良好的上课准备不仅包括学习用具的整齐摆放,还涵盖心理状态的积极调整。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全面且深入地了解上课准备的详细内容,包括学习用具的种类、摆放方式,以及心理状态调整的多种策略。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至少两种快速整理学习用具的方法,提高准备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和模拟真实的上课情境,显著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高效地完成上课准备工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做好上课准备所带来的诸多便利和显著成就感,进而深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积极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实例,使学生深刻领悟并真切感受到上课准备的重要性,尤其是学习用具准备和心理准备对课堂学习效果的直接影响。 采用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等方式,耐心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根据课程表准确准备学习用具的科学方法,确保准备齐全、摆放整齐有序。 (二)教学难点 设计一系列长期的监督、激励机制和培养活动,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惰性和随意性,逐步养成长期坚持做好上课准备的良好习惯,使之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日常行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8 分钟)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精心剪辑的上课铃声响起后,学生们手忙脚乱找书本、文具,教室里一片混乱的视频。视频中,有的学生在书包里翻来翻去找不到课本,有的学生因为找不到铅笔而急得满头大汗,整个教室充满了嘈杂和混乱的声音。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及时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视频,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呀?你们觉得这样的上课准备好不好呢?为什么?”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 学生们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这样太乱了,会浪费很多时间。”有的学生说:“这样会影响上课的心情,也不能专心听讲。”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这样不好,因为会让老师生气,也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观点表示认可和赞赏,然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展开讨论:“那么,为了避免这样的混乱,我们在上课前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说要提前把书本准备好,有的说要把文具放在固定的地方,还有的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1. 学习用具准备的重要性(7 分钟) 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两张对比鲜明的图片。第一张图片中,学生的课桌上整洁有序,书本摆放整齐,文具一应俱全,学生能够轻松地找到所需的物品,脸上洋溢着自信和从容;第二张图片中,学生的桌面杂乱无章,书本、文具胡乱堆放,学生在找东西时显得手忙脚乱,眉头紧皱,一脸焦急。 教师指着图片,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对比这两张图片,你们更喜欢哪一种桌面呢?为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第一张图片中的整洁桌面。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那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如果上课前没有准备好学习用具,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麻烦呢?”学生们陷入了回忆,开始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如果没有准备好铅笔,就没办法写字做作业。”有的学生说:“如果找不到课本,就不知道老师讲的内容在哪里,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还有的学生说:“如果没有准备好橡皮擦,写错了字就没办法改正,作业会变得很乱。” 教师认真倾听学生们的发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然后总结道:“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