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56416

1.1.2 地球自转的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45张PPT)——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5-04-2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70178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2,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地理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地球运动的意义 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 第二课时 北京傍晚来临,而新疆喀什艳阳当空。 观察两张照片,说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新课导入 区域 认知 地理实践力 综合 思维 人地协调观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分析地球自转对地理环境、气候、生物等的影响,形成综合的地理思维。 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总结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并理解其主要表现和影响;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规律,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分析地球自转对地理环境、气候、生物等的影响,形成综合的地理思维。 通过学习地球自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 核心素养 本节知识结构 地球自转的意义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昼夜交替 时差 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转 影响人类活动 录 目 contents 地球自转 1 产生昼夜交替 2 产生时差 3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4 产生时差 03 产生时差的原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同一纬度,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同一纬度,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的时刻要早 地方时 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规律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同一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时区 时区的划分:全球以经度每15°范围作为1个区时,共划分24个时区 中时区的划分: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自0°经线香东、向西各跨经度7.5° 时区 东西时区的划分: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出西一区至西十区 东、西十二区的划分: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两者合为一个时区。东十二区的经度范围是自172.5°E经线向东岛180°经线;西十二区的经度范围是自172.5°W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时区 每个时区的东西界线各距该时区中央经线7.5°,如下图所示 区时 概念:每个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标准时,即区时 区时 特点 位于同一时区的各地,采用相同的区时 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早1小时(即加1小时);每往西1个时区,区时晚1小时(即减1小时) 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1天 区时 时区、时区中央经线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时区的计算 公式: (X为已知某地的经度,n为除得的商,为余数) X所在时区为n或n+1 7.5 °时,时区数为n;7.5 °时,时区数为n+1 X为东(西)经度,则n为东(西)时区 区时 时区、时区中央经线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时区中央经线的计算 公式:中央经线度数=n*15°(n为已知的时区数) n为东(西)时区,则中央经线位东(西)经度 中央经线度数分别加、减7.5°可得到时区的经度范围 区时 时区、时区中央经线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区时的计算 公式: “东加西减” Tm>24 ,则区时减去24,日期加一天 Tm<0,则区时加上24,日期减一天 国际日界线 为避免日期紊乱,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为“国际日界线”,简称“日界线” 今天 昨天 0时经线 172.5°E 180° 172.5°W 0时经线 西侧 东侧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加一天 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减一天 两条日期分界线———国际日界线与0时经线 知识拓展 日界线 国际日界线 0时经线 界线 固定不变,大致是180°经线 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 日期 变化 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自西向东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图示 说明 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变而时刻不变;过0时经线,日期、时刻均改变 日期范围的判断技巧———数轴法 知识拓展 (1)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数轴,从18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