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56598

2.2.1 地形变化的动力 课件(40张)l——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4-11-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75381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2.1,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地理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 第二章 地形变化的原因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是什么力量使珠穆朗玛峰高度还在增加?又是什么力量使它如此"尖峭"? 耸立在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2005年测定的高度为8844.43米。研究表明,珠穆朗玛峰现在每年大约升高0.33~1.27厘米。 核心素养 区域 认识 地理实 践力 综合 思维 人地协调观 地形变化的动力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区域内地形变化的主要动力及其影响,如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河流侵蚀形成的河谷等。通过区域认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形变化的地域差异,并培养起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学生可以通过地理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地形变化动力的理解。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质地貌、分析地形图、模拟实验等方式来探究地形变化的过程和机制。通过地理实践,学生能够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并培养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形变化的动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来分析。学生需要综合考虑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不同特点、影响范围、作用时间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通过综合思维,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理解地形变化的动力机制。 学生将学习地形变化的动力,包括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和外力作用(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通过理解这些动力如何塑造地表形态,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培养起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实现人地和谐。 本节知识结构 地形变化的动力 内力 外力 构造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褶皱 断层 过程 意义 地质构造 过程 意义 目 录 CONTENT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01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02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PART ONE 内力作用概述 概念:来自地球内部的作用力 主要表现: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剧烈:如火山喷发、地震等,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缓慢:短时期内不易察觉,但是经过长期的作用,会使地表形态产生显著的变化 内力作用概述———分类 形式: 岩浆喷出(火山喷发)、岩浆侵入 影响: 喷出地表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但作用微弱 岩浆喷出 内力作用概述———表现形式 岩浆活动 条件: 发生在地壳深处、高温、高压 影响: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大理岩剖面 内力作用概述———表现形式 变质作用 褶皱山脉 断裂带 水平挤压 水平张裂 概念:指地壳或者岩石圈块体大致平行于地球表面的运动,造成岩层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影响:常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典例: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内力作用概述———表现形式 构造运动———水平运动 内力作用概述———表现形式 构造运动———垂直运动 概念:指地壳或者岩石圈块体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影响:它使地面发生大规模的隆升或下沉,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典例: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构造运动过程缓慢,不易察觉,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内力作用概述———表现形式 地质构造 形成原因:构造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褶皱 背斜 向斜 地质构造 基本形态———背斜 褶皱 岩层形态———向上拱起 岩新老关系———中心老,两翼新 图示 未侵蚀,常形成山岭 地质构造 基本形态———向斜 褶皱 岩层形态———向下弯曲 岩新老关系———中心新,两翼老 图示 未侵蚀,常形成谷底或盆地 地质构造 褶皱———侵蚀后 背斜顶部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