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62022

1.3《测平均速度》同步练习(有解析)--2023-2024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41642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物理,科版,学年,--2023-2024,解析
  • cover
1.3《测平均速度》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单位换算的过程错误的是(  ) A.80mm=80÷100dm=0.8dm B.760nm=760×10-7cm=7.60×10-5cm C.3.5h=3.5×60min=210min D.40m=40×106m=4.0×107m 2.同学们参加“丹心向党 红色研学”活动。如图所示,这是同学们在体验活动中,身着八路军军服庄严地吹响冲锋号的情景。根据图片信息,请估测冲锋号的长度约为(  ) A.10cm B.50cm C.100cm D.150cm 3.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路面上从同一位置出发向西行驶,吴老师在黑板上绘制出两辆车的图像(如图所示)。结合图像,下列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0~50s内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车相遇时的瞬时速度相同 C.0s~30s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先向西行驶再向东行驶 D.乙车在0~20s的平均速度小于30s~50s的平均速度 4.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运动速度为3.75m/s B.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C.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D.30-40s内,以乙为参照物,甲的运动速度为15m/s 二、多选题 5.如图是“测量物体速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下坡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B.实验中斜面越缓越好 C.利用刻度尺和秒表共同测量速度,应用了组合法 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为3m/s 6.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s﹣t图像如图所示。在t=5s时两线相交。由图像可知(  ) A.0~5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小于乙 C.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三、填空题 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图是小球在运动中的频闪摄影,频闪摄影时间间隔为0.02s,则物体在BD 间的平均速度为 m/s。 8.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9.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36米用了4秒,后64米用了8秒,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 10.小阮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斜面总长为 1m。她让小车从斜面最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斜面中点 A 和斜面最底端的时间分别为4s 和6s 。又利用了刻度尺测量出了小车的长度如图乙所示,为 cm,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11.如图用刻度尺测量该物体的长度是 cm,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12.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如图所示的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的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路程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m/s,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m/s. 13.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从斜面上通过的路程越长,其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选填“大”或“小”) 14.在物理学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测量工具是 。在物理学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测量工具是 。 四、实验题 15.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的几名同学用斜面和小车来测量平均速度,如图所示。 (1)本实验的原理是 ;除了图中已有的器材之外,要完成实验,还必须用到的器材是 ; (2)同学们发现,斜面与水平桌面的角度越小,实验中时间的测量越容易,这是因为 ; (3)小车在斜面上某段滑过斜面时的始、末位置如图所示,小车滑过的路程约为 ;若小车滑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为2.5s,则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