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新设计 八年级下册“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志趣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什么是“志趣”,寻求自己真实的“志趣”,从学会真诚为文开始。 过程与方法:通过口语交际、朗诵会、设计剧本及表演体会经典文章的志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文章品位的崇高是思想的崇高,须从提升思想境界入手,不是人为的作假、拔高。 3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五环节”教学法 4重点难点 1.寻求自己真实的“志趣”。 2.学会真诚为文。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八年级下册“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志趣 学生回顾本单元几篇文章,找出这些仁人志士的共同点是什么,再以此体会各篇文章不同的风格。由此引出课题。 活动2【活动】二、合作探究: 1、读志趣之美: 文以气为主 “气”可以解释为涵养、人格、风格、气势、思想境界等。 有良好的思想操守的蕴蓄和贯注,是写好志趣之文的前提。 2、写志趣之美:这样的时代,我们的责任 拿起笔来,抒写人生的志向 历代著名人物的成功,除去种种客观条件之外,无不由于高尚志趣的指向与推动。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与成功,大都与青年时代有高尚志趣密切相关。事实证明:只有那些感受到时代召唤并树立起高尚志趣的人们,才最有竞争力。这些人因为有高远的目标与巨大动力而能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矢志不渝地成就事业。 3、说志趣之美:英雄形象 一个人要有高尚的志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德新社记者关于工作风格的提问时,引述中国晚清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句。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2003年10月1日,陕西省13万民众受灾于洪水。在看望了灾民后,温家宝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告诫当地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 冰心说她的“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散文《南归》,是不敢轻易翻看的。这篇从她的血淋淋的心中流淌出来的至情至性之作,一看就呜咽不已。 总结:志趣之美还表现在志趣上,即所表现的志向、理想,美好、高远、崇高,充满了乐观、昂扬、向上、自我牺牲的精神。 活动3【活动】三、“至情至性”诗文朗诵会 1、活动主题:革命诗歌朗诵比赛 2、活动方式:全班分8组,每组推选2-5人参加比赛。可单人朗诵,可多人组合朗诵。 3、活动准备:教师指导学生选材,课内课外均可;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朗读节奏。 4、学生分组交流探讨,互读切磋。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