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73468

第八单元【单元检测】(B卷·能力提升练)-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下册)(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19195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八,语文,原卷版,下册,必修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2023-2024 学年下期高一语文必修下单元检测 第 8 单元(B 卷·能力提升练) (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没有这样相似的 美学观念,这是东方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如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 兰,它似有若无,无人注意,自在开放。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 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 发现了“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原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在虚实二者之 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 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 “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 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诗也如此,译要沉着,更要空 灵,沉着与空灵并重,才会有悠然的韵味;诗要有言外之意,意外之韵,含不尽之意如在言 外。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 精髓,故有灵气往来。 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 空间。我们目之所见的世界,在虚空的氤氲中显示出意义。如果赏园者只是停留在视觉观 察中,就有可能错失小园中所包裹的万般景致。在中国园林中,假山不是山,却有山的巍 峨;溪涧不是海,却有大海的渊深。回廊是狭窄的,它却可以引领人走向宇宙纵深;小桥曲 折,却将人度向另外一个世界。至于云墙偎依着篱落,由曲地在丛树中逶选,真把人的心牵 向更远。 亭在园林中有着独有的地位,园林无水不活,也可以说,因无事不灵。亭子是实用的,它 可以供人休憩。亭子又在园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 成为一个整体。而更重要的是,亭子是为人的心灵所特别设立的景观,古人所说的“江山无 限景,都聚一亭中”“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就是就此而言的。因为它 “空”,所以它“有":“空”通过我们的心灵变成了一个蕴涵丰富的世界。 (摘编自朱良志《曲院风荷·空山》) 材料二 宗白华先生曾以“太虚片云,寒塘雁迹”形容艺术的空灵境界,这一描述是十分形象 而精当的,空是虚,是无,是静穆;而灵则是实(不同于写实之实),是有,是灵气,是生命。 这两者正好组成了空灵风格的两个基本点,也是所有中国艺术史上偏于抽象写意的艺术品 的两个基本点。然而灵实以空为前提条件,周济说:"空则灵气往 来",可见不先求空, 灵气就无法产生。不过反过来说,没有灵,空就成了"顽空""死 空",谈不上美感的力量 了。因此,中国古代美学谈空灵往往表现出一种辩证的眼光。 苏轼说得好:"所贵乎枯澹 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 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 ""外枯"乃指外形的简约、空虚;"中膏"是内在的生命力之旺 盛,所以"似澹而实美",并 非一片死寂枯竭。刘克庄说过类似的话叫"若近而远,若淡 而深";金圣叹则用"虚中有 实、实中有虚"来表达这种艺术境界。 那么,这种空而灵、虚而实的境界是怎么产生的?这就涉及"简"的问题。简者简 约,美学上的简约不同于科学论文或其他实用文体中的省略,而是说寥寥数笔而意趣 盎 然,也就是说,以极其简化的线条传达极其丰富的意蕴,从而使人想象于无穷。如果 一 首诗、一幅画中的意象或线条简约而又有无穷的美感发生之力,那么这首诗或画就 达到 了简约和空灵。李东阳认为王维的"返景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