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心理班会课】生命教育主题:生命美好之地 设计思路 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的一项,该怎么样让学生认识生命,感受生命,进而热爱生命呢?一直在想怎么来设计,反向思考:为什么有很多人不爱惜生命,对生命的体验很淡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生命的感知力比较弱,于是就想到了从打开五感来设计本节课,引导学生调动五种感官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学会发现生命的美好以及体验生命的美好,然后通过绘本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深入意识到关闭五感怎么能找到生命的美好呢?生命的美好之地,其实就是活在当下,打开五感,感受生命中细微真实的美好,每一刻都是美好之地。再让学生吃两颗葡萄,一颗自己随意吃,一颗随着音频正念用五感觉知来吃,对比之下,深刻感受打开五感体验事物带来的愉悦而美妙的感觉,最后让学生随机分组分别用五感来练习,重新感知生命的美好。五感能够深刻感受自我的存在与外界生命的丰富多彩,很多抑郁者感觉生命无意义感,是五感的麻木,所以五感练习能够激发学生对生命热爱,学会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本课适合小学中高年级) 教学目标 1.从绘本故事中意识到生命的美好之地就是活在当下,珍惜眼前。 2.意识到打开五感对于生命美好的体验的重要性。 3.从葡萄干的正念五感觉知中感悟事物的愉悦和美妙,激发对生命的热爱。 4.从活动中学会欣赏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1.从绘本故事中意识到生命的美好之地就是活在当下,珍惜眼前。 2.意识到打开五感对于生命美好的体验的重要性。 3.从葡萄干的正念五感觉知中感悟事物的愉悦和美妙,激发对生命的热爱。 课程设计 环节1:五感初感知 1.看图片,欣赏美景:分别欣赏每张图片,假如你身临其境,你感觉如何? (学生互动:图1--感觉很惬意,很清新、很放松,所有烦恼都没有了;图2--感觉很唯美,感觉生命的顽强;图3--感觉生机勃勃,生命充满希望,很美好等等) 2.听音频:闭上眼睛听听,是什么声音?你脑中联想到了什么画面? (学生互动:我听见了鸟叫声,想到了鸟语花香的春天,阳光明媚,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我听见流水声,很舒服,想要睡觉的感觉……等等) 3.呈现美食图片,你喜欢什么食物?它们是什么口味和味道? ( 学生互动:巧克力--丝滑甜蜜;汉堡--很美味;冰淇淋--冰冰凉凉,入口即化,甜甜的,很爽快……等等) 4.图片呈现:他们摸起来怎样? (学生互动:毛茸茸的,很舒服,很温暖…等等) 5.图片呈现:他们闻起来怎样? 6.提问:大家现在内心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互动:感觉生命很美好……这些美好是通过我们的眼、耳、口、鼻、手来感觉的。(引导学生说到五感) 7.引题:我们人体五种感官联结生命的美好,那我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寻生命的美好之地,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心理课堂:《生命的美好之地》(写板书) 环节2:生命的美好之地 五感介绍 2.讲述绘本故事: 3.提问: (1)为什么老先生没有找到“美好之地”? (2)你对老先生经过的地方有什么想法? (3)你有什么想对老先生说的? (学生互动交流) 4.总结:是啊,老先生一直闭着眼睛,等着别人来叫醒他,即使美好之地就在眼前,他也看不到、感受不到,他根本都没有去注意到这些地方的美好。 5.继续看绘本后部分:(……略) 最后,老先生惊讶地睁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一幕。原来,他并不是没有去过美好之地。现在,他知道美好之地在哪里了。 6.提问: ①“美好之地”在哪里呀? ②老先生是怎么发现的? (学生互动交流) 7.总结:其实美好之地就在眼前,只要你打开你的五感去感知,每一个当下都是生命的美好之地。 环节3:五感觉知吃葡萄干 1.每人发两颗葡萄干: 2.先让学生随意吃,记住感觉。 3.正念觉知吃葡萄干(跟随音频) 播放音频:(5分51秒视频来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