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78221

6.登岳阳楼 课件(2)

日期:2024-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4372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岳阳楼,课件
    (课件网) 登岳阳楼 杜甫 杜甫 1、杜甫(711-770)字[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2、杜甫后人称之为“ ”,他写的诗被人誉为“ ”。 3、 杜甫诗的风格是[ ]。 4、代表作:“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与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垂老别》)等。 子美 诗圣 诗史 沉郁顿挫 5、我们曾经学过的杜甫诗有: 1、《望岳》 2、《春望》 3、《登高》 4、《江南春绝句》 5、《春夜喜雨》 朗读欣赏 朗读练习 首联以“昔闻”与“今上”对应,看似平常,却颇有深意在。 “昔”,当指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 如今呢,祖国山河残破,疮痍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寄寓了作者漂泊生涯、怀才不遇、沧海桑田等多种感触。 颔联就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自然,诗人此刻的心情跟曹操有所不同。 颔联的意思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开了吴楚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中一般。 只用了10个字极力描写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 杜甫晚年居无定所,只好以舟为家,亲戚朋友连音信都没有了,只好泛一叶扁舟到处漂流。 这年,他五十七岁,迟暮之年却又患上肺病和恶性疟疾,重病缠身。眼前气势磅礴的洞庭湖景象如此广阔,而自己处境艰难,更显出自己的无助和渺小。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他倚窗遥望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之中,不禁声泪俱下。 虽然杜甫孤独一人,疾病缠身,依然忧国忧民,关注民生疾苦。 尾联的博大胸襟与颔联作者描写的洞庭湖壮阔的景象互相映衬。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全诗分两层。 前一层先叙述登楼,后写洞庭湖雄伟壮阔之景观。 后一层由景入情,抒发个人身世之感,及对战乱时世的深切忧虑。 本诗描绘洞庭湖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身世,反映了他对亲人的怀念,对国事的忧思。 本诗描绘洞庭湖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身世,反映了他对亲人的怀念,对国事的忧思。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以“望”字统摄,形象鲜明,意境开阔,格调高昂,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结构:远望(首联) ———近望(颔联)———细望(颈联)———神望(尾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 望 1、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2、诗的前四句写春城(长安)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3、背景: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前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优美如画的写景名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 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 江南春绝句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 2、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